第570章 惟有读书高(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夏凯在路上,就已经打听得清楚,他们这次凑巧被传送到了大秦国都城附近的华原郡。

  他背着书箱走到了孙家的大门口,拉动黄铜门环,敲响了三次大门。

  在世俗国,读书人的地位还是相当高的,看门的是一个老门房,从窗户里就看出了夏凯的身份。

  门房不敢怠慢,很快就大开大门,恭敬地把夏凯迎到了门房旁的客厅里,倒上了一杯茶水。

  门房的客厅,只有大户人家才会设置,里面的布置很简单,就是在屋子中间的一个条几后面,摆了一条长椅,条几上面摆了一个茶盘,里面有茶壶和杯子。

  窗下还摆了一张书桌,上面笔墨纸砚齐全,夏凯知道,门房这是要拜帖。

  客人们拜访有身份的朋友,是可以在门房现场书写拜帖的,由门房送给管家,再由主人定夺见与不见。

  夏凯原本不认识孙家的人,自己的秀才身份,也是无名之辈,自然不可以直接写拜帖,他拿出自己的游学帖,交给了门房。

  游学书生的游学帖,就相当于一个优惠证,只要是书香门第、大户人家,都乐于接待他们的。

  有时游学的书生错过了城镇,在乡下的普通农户家里借宿也是有的。看到招牌式的书箱,乡农们也会用最高的规格接待。

  世俗界的读书人受到普遍的尊敬,除了读书人的社会地位高,还与游学秀才们品行高洁、数量稀少有很大关系。

  凡是获得秀才功名的人,身份可不低,拥有见官不跪的特权!

  那时候,谁家能中一个秀才,不仅仅一个很大的荣誉,而且还可以享受很多的优惠政策,比如说可以免除家里的地丁钱粮和差赋徭役等!

  因此,在那时流行语就是“惟有读书高”,但秀才依然是数量非常稀少。

  一个县每三年才有几十名秀才名额,那些秀才们要么是在教书谋生,要么是在闭门苦读准备府试,出来游学的并不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