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经过几次敲打,老实的更老实,不老实的也只能歇下心思。

  不少孟氏子弟潜心读书,发奋习武,永乐七年,有三人过了院试,两人考入大宁武学。喜报送到,全屯的族人一同出钱,重修祠堂,敬告祖宗。因孟广孝等人之过,聚集在孟氏族人头顶的阴霾,已然开始消散。

  在孟氏族人的带动下,同里乡民读书习武之风大盛,县衙以教化乡里之功上报。待来年乡试,大兴县出了三名举人,两人就是孟氏子弟。

  当下,无人能预料,孟氏一族将如何兴旺。连孟氏族人都不敢断言,自家子弟一定能出人头地,如十二郎一般出息。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一切。

  孟清和拜别孟王氏当日,顺天府降下一场大雪。

  顶着风雪,孟清和赶到孟清义在大兴县的宅子。

  黑门之上仍没有悬挂匾额,依制,孟清义受封三等伯,门上可悬“伯府”匾额。不过三等伯和一等伯不同,无世袭,也无降等袭爵,将来孟清义有了儿子,照样是白身。如此,不悬匾倒也说得过去。

  这种爵位制度,说白了,就是铁饭碗与合同工的区别。

  都是伯爷侯爷,待遇和地位却是天差地别。不客气点讲,孟清和的一等伯,比不能袭爵的公侯含金量都要高出一截。只是孟伯爷注定没有继承人,世袭不世袭,对他而言没多大区别。倒是孟清义,受封不能袭爵的三等伯,显然更好,至少不是那么惹人眼。

  孟清和在正门前下马,门子马上飞报孟清义。

  很快,正门大开,一身圆领蓝布棉袍的孟清义从门内迎出来。

  “这么大的雪,快进来!”

  比起一年前,孟清义变化极大。

  眉间郁色逐渐消散,伤腿有所好转,只要不跑跳,与普通人没多大区别。

  消瘦的脸颊有了血色,鬓角白发变得稀少,微驼的腰背开始挺直。看在孟清和眼中,不免暗道,这才是一个壮年男子该有的样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