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九章 你们的名字(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仓部就是户部下属专门管理粮仓和粮草储存、转运的部门,因此夏侯公韵这个祖上和三国时期曹魏皇室宗亲夏侯氏十有八九有联系的年轻人出现在这里当然也不奇怪。

  只不过李荩忱并不清楚,历史上当陈叔宝执意要躲入井中,并认为这是自己想出的最好的“救国之策”的时候,就是袁宪和夏侯公韵这一对师徒在“胭脂井”前苦苦哀求,想要护送陈叔宝从南侧逃脱,结果谁曾想到陈叔宝竟然只是大方的邀请他们一起下来躲避。

  无奈之下,袁宪只能和夏侯公韵投降隋军。

  而现在因为东宫的几次折腾以及江总等人的相互攻讦和算计,让袁宪彻底看清楚了这些臣子的真正面貌,所以在这之前就已经萌生退意,在李荩忱大军入城之后也就闭门不出,之后很干脆的告老还乡,当然被李荩忱挽留之后作为未来金陵书院的山长,但是老人家也没有心思再从政。

  不过他还是把自己的弟子都推荐给了李荩忱。

  看着这两个完全都没有一点儿将门或者世家出身样子的年轻人,李荩忱笑了笑,敲了敲碗:“怎么样,吃饱了么?”

  “陛下放心!”

  “那行,朕就是过来看看,码头上有什么困难?”

  一直互相不对付的夏侯公韵和鲁世真对视一眼,这一次两个人似乎很难得的取得了一致,鲁世真冲着夏侯公韵使了一个眼色,夏侯公韵低声说道:

  “陛下,码头上现在已经没有太多的事情了,但是这些粮食终归是要陆续北运的,可是沔水冰封,走陆路的话,也是泥泞不堪,所以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得到工部那边的配合,若是能够生产更多的大车,甚至是北地在雪地上滑动用的雪橇就好了。”

  李荩忱微微颔首:“朕准了,只要你们能够好好的把粮食运到襄阳,想要什么都可以,但是要是你们要的这些拿到了,却依旧达不到朕的要求,那······”

  “臣等提头来见!”两人当即一齐拱手。

  “朕用不到你们两个的脑袋,等以后北伐了让你们去做先登。”李荩忱摆了摆手,半开玩笑的说道。

  而鲁世真和夏侯公韵显然不是这么想的,两眼放光:“陛下,咱们这是真的打算要北伐了?”

  “这大冬天的,如何北上?”李荩忱淡淡说道,不过话锋一转,“只要你们去襄阳好好做好应该做的,就有机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