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实业为王(2 / 6)
可是随着作坊越来越大,再也不能等闲视之了。
就在京城的西山,有足足五万人挖煤,在几十里之外,铁厂高炉成排,工人过十万,每年给边军提供的铠甲就有五万副,还不要说别的东西。
天津港口的船厂雇佣了八万人,江南的纺织作坊,几千架织机比比皆是。
到了这一步,作坊已经不是父子师徒的家庭模式了。
而且从作坊出来的产品,也相当惊人。
到了这一步,谁也没法依旧简单把工商视作末业,甚至也不能把工商连在一起。
因此有一批有识之士,就极力主张,把工商拆开。
工业包括采矿,冶金,加工,营建,制造等等……至于商业,则是单纯的商品买卖,牵线搭桥,从中间获取利润。
按照这个分类方式,古往今来,中原大地上,最多的是商业。
天南地北的商贾,靠着聪明的头脑,敏锐的嗅觉,从各地收购土产,拿到另外的地方出售。
为了方便商贾经营,才出现了柜房、金银店,钱庄票号……其实包括以前的大相国寺在内,都是依附商业兴旺发达的。
当然了,商人也不完全是投机取巧,事实上长途贩运也是很辛苦的,好多商人又自己开作坊,制造商品……但是总体而言,都是以买卖为主。他们不制造商品,只是商品的搬运工。
而且但商人积攒了一定的财富之后,就不免走上投机取巧的道路,毕竟低买高卖,囤积居奇是他们的本能。
也正是因为如此,商人才有了奸猾狡诈的印象,被视作四等公民,属于人下人。
工和商搅在一起,工匠被商人拖累了名声,自不必说。
↑返回顶部↑
就在京城的西山,有足足五万人挖煤,在几十里之外,铁厂高炉成排,工人过十万,每年给边军提供的铠甲就有五万副,还不要说别的东西。
天津港口的船厂雇佣了八万人,江南的纺织作坊,几千架织机比比皆是。
到了这一步,作坊已经不是父子师徒的家庭模式了。
而且从作坊出来的产品,也相当惊人。
到了这一步,谁也没法依旧简单把工商视作末业,甚至也不能把工商连在一起。
因此有一批有识之士,就极力主张,把工商拆开。
工业包括采矿,冶金,加工,营建,制造等等……至于商业,则是单纯的商品买卖,牵线搭桥,从中间获取利润。
按照这个分类方式,古往今来,中原大地上,最多的是商业。
天南地北的商贾,靠着聪明的头脑,敏锐的嗅觉,从各地收购土产,拿到另外的地方出售。
为了方便商贾经营,才出现了柜房、金银店,钱庄票号……其实包括以前的大相国寺在内,都是依附商业兴旺发达的。
当然了,商人也不完全是投机取巧,事实上长途贩运也是很辛苦的,好多商人又自己开作坊,制造商品……但是总体而言,都是以买卖为主。他们不制造商品,只是商品的搬运工。
而且但商人积攒了一定的财富之后,就不免走上投机取巧的道路,毕竟低买高卖,囤积居奇是他们的本能。
也正是因为如此,商人才有了奸猾狡诈的印象,被视作四等公民,属于人下人。
工和商搅在一起,工匠被商人拖累了名声,自不必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