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挤兑朝廷的下场(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相比起张浚,李若水的任务单一了不少,但是却更让人吐血……他负责治理黄河!

  没错,赵桓终于有精力向黄河发起挑战了。

  说到底,黄河是个人地水三者的矛盾。

  人口压力,逼迫农民不得不开垦土地,多种庄稼,而植被损耗造成水土流失,洪灾不断,粮食减产,迫使开垦更多的土地……

  这玩意就是个死循环,在农业时代,一旦开启了,就止不住,更不要说还有小冰河期的气候加成。

  最终的结果,大约就是“三马”择一。

  只不过赵桓有个不错的窗口期,金人南下,造成北方人口大量南逃,黄河两岸出现了大片的无人区。

  毫无疑问,兵连祸结,这是一场灾难,可人口减少,也确确实实让治理黄河有了希望。

  加上赵桓推行均田之后,随即建立了严格的户籍制度。

  这套体系建立起来之后,赵桓给老百姓提出了要求,每个村子,要严控外来人口,同时保持水土,不许过度开荒,以免毁了好容易到手的家园。

  这条策略在目前看来,是相当有效的,毕竟老百姓不愿意更多人来分享土地,而且他们对自家田地的爱护程度,远超想象,绝大多数人都能认真履行。

  不过赵桓也清楚,再有十年八年,每一家生儿育女,农田不够用,自然又会到四海无闲田的地步。

  到了那时候,再讲道理,再下旨意,就没什么用了,必须拿出真正的利益交换。

  所以说,赵桓手上大约有个十年机遇期。

  而赵桓给李若水的任务就是在十年之内,在关中广泛种植树木,恢复林区,在下游想办法疏通水道,建立起泄洪区,迁移一些城市人口……总而言之,要探索出一条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