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不弃(求订阅)(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诸如老种、姚古这些人倒是有资历,有经验,可又没法信任。

  可以说王禀的出现,不但是添了一员忠心耿耿的大将,更是给赵桓一个可以仰赖的军事顾问。

  他仔细思忖着王禀的话,甚至找出一份地图,仔细研究,燕云十六州,就是以幽州和云州为主体的一大片地区。几乎相当于后世河北和山西的北部,也就是最险要的那部分,是农业区和畜牧区的天然界限。

  秦汉隋唐,都能把国土尽量北推,然后在这条界限上修筑长城,建立军镇,抵御北方游牧骑兵的侵袭。

  偏偏大宋最没出息,立国不正,燕云之地落到了契丹手里,根本没有拿回来。

  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北边的缺口太多了。

  那大宋又怎么解决呢?

  没有险峻的地势,就只能堆兵,因此大宋维持了历代王朝中,最庞大的常备军,以河北集团跟辽国对峙,又以西北集团阻挡西夏,内外禁军,号称有八十万!

  可即便有这么庞大的兵力,却也没有带来真正的安全。

  金人从东西两路发兵南下之后,本就腐朽不堪的河北集团,荡然无存,全都变成了散兵游勇,这帮人虽然也在抗金,但只怕欺负老百姓更擅长一些。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官家,河东河北,互为表里,要么同时克复两地,要么就只能忍痛割舍。老臣并非危言耸听,官家请想,如果集中精锐北上,迎战西路金人,东路金军越过太行,直击河东腹地,必然惨败。”

  赵桓眉头皱了皱,“那若是派遣人马,堵住太行的缺口呢?”

  这个问题都不用王禀回答,王荀就直接道:“官家,有防备东路金军的兵力,为何不直接越过黄河,收复河北?”

  赵桓眨巴了两下眼睛,貌似有道理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