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

  作战数据舱里的工作有条不紊的在进行着,而预警机上的通讯中心。则迅的将目标预定区域方位、距离还有何时进入作战射区域等相关数据、情况通报给三个作战单位。

  两架战机上,机腹下的反舰导弹在随着战机赋予的度劈破着空气。和一代反舰导弹那蚕蛹外形相比,只有七百多公斤体重的身段要显的苗头很多,而且匀称的圆柱体外形加上型的弹翼和尾翼也比第一代要显得更有美感和杀气。“二号、三号。你们即将到达射区域,度加至每小时九百公里,高度爬升至三千八百。”在呼啸轰鸣的飞机背景音下,两名飞行员从耳机中清晰的听到了预警机上通讯指挥官向自己布的飞行指令。

  “明白,高度三千八百,度九百。”轻巧的拉动操纵杆,两架飞机迅的开始加并拉高爬升。

  “报告,二号、三号飞行度加快。导弹数据传输出现不稳定作战数据中心迅的现了屏幕上的数字变化,他们的声音让所有人心头一紧。

  “传输影响多少?”指挥官迅的跑到作战数据中心,查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变化。

  “只有正常值的百分之五十,如果度再加快,传输度还会降低。需要它们降低尖吗?,小作战数据中心的上尉推推鼻梁上因为紧张泌出的汗液稍微滑下的眼镜。

  “用不着,等他们爬高到指定高度,调整完角度也将会是数据传输完成之时!”指挥官在看过屏幕的数字变化后,迅的在心中计算出数据传输完成所剩下来的时间后做出了判断。别小看指挥官的这一点小计算能力和判断力,在战场上却有可能会给作战单位带来截然不同的战果甚至是生死结局。现在战机已经爬升出现在假想敌的雷达侦察照射范围内,让战机减虽然能获得更加稳定的数据闩姗,口给反舰导弹做引导,但是却也增加了战机射时的准备圳洲暴露时间,从而给对方更多的准备时间甚至是截杀时间,这都不是追求“快、准、狠!”三字作战方针的部队所希望着到的。

  果然,在两架战机达到指定高度后。稍稍调整的飞行姿态的几秒钟过程中,数据传输便显现出百分之百的完成进度,在指挥官的一声令下。两枚机载版新式反舰导弹迅的呼啸而去,而两架完成攻击任务的战机立即调头飞离此空域。海面上的一号作战单位,也就是那艘导弹快艇,也在射完最后两枚反舰导弹后迅的调头离去,天空中只剩下飞舞的反舰导弹和调整航向不断靠近靶舰的预警机,还有一架不断飞向预警机的遥控靶机。

  “警报,一架敌军飞行单个正在逼近我机,距离四十公里,高度八千,度四百,护航战机已全部派出。我机目前周边没有己方战机护航。是爬高规避地方战机还是自卫反击。请指示!”预警机上,雷达中心迅的报出了此次作战实验中的第三项实验内容。某种新型导弹下预警机的自卫能力。

  “现在预警机正在为反舰导弹做最初的引导,无法爬高!命令:空中作战小组立即射空中拦截导弹,引导拦截导弹摧毁目标!”

  这第三项实验就是验证在预警机机翼下,两枚粗约二十五公分,长约四米,八片尾翼和平衡翼的第一代空空导弹。

  这种可以进入历史的划时代武器今天也是第一次亮相于世。

  实际上当导弹这个概念和第一种防空导弹和反舰导弹问世之后,用于空空作战的导弹也一直在为自己的诞生而继续努力着。只不过同样受制于当初电子管的体积、功率还有雷达等综合制约,除了能不受体积、体重限制的地空导弹能真正作为防空手段武器通过审核最终列装,最初的空空导弹差点在体积上和第一代的空舰导弹弄成一个两吨重的大玩意出来,,

  不过随着中国电子工业的不断蓬勃展和壮大,技术越来越先进。下游工厂不断的缩减电子设备的体积和增强其功率,特别是近两年来,上游高端工厂初步形成的集成电路的问世,极大的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实战使用能力和缩减体积,这使的导弹缩减体积的梦想得到了实现。这一次研究实验的新式反舰导弹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虽然体积上明显缩水瘦身,但在雷达制导功率、侦测范围以及内部的自动判断、抗干扰能力上却不减反升。而挂载在预警机机翼下的两枚各种二百二十公斤的中短程空空拦截导弹,也因为电子功能的提高而最终能挂载在战机的机翼之下飞上蓝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