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6.江湖有你(38)三合一(8 / 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这是最难统一的。

  四爷给恒儿的作业,也都是跟朱子理学相关的东西,用四爷的话说:“你至少得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才能知道怎么反驳它,以达到怎么利用它的目的。”

  因着本就不是带着学习的目的学的,因此,孩子是先怀疑,然后论证。

  最开始谈到朱熹的时候,就说到他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说到二程,那自然就得看看二程的学说了。

  学这些的时候把孩子学的一愣一愣的,“孔子说‘克己复礼’……”这个‘礼’,是说周公时所推崇之‘礼’吧,“可二程则说,‘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理也’,这又是什么道理?”

  是说二程的学说根基,便是强词夺理。你说我没根基,我说我有。我就说孔圣人的说的‘礼’便就是‘理’!礼即理,理即礼。

  他们的理论基础便是这么一句话。可这句话却是他强行解释来的!

  一句话叫这孩子揣摩了一个月,最后得出结论说,任何一个学说,能兴盛,不是它本身多高明,多是其所处的时代做出的选择。

  其他的他也学,但唯一推崇的也不过一个‘格物致知’而已。

  四爷并不要求他非得成为一个理学大家,能跟大儒坐在那里辩上一辩,那不切实际。也不是非得把物理化学得吃透,这也是强人所难。要紧的得是叫他了解这些,从而从思想意识上有大的转变。

  曾经四爷也跟林雨桐提过:“当年皇阿玛不博学吗?对西方自然科学的兴趣比谁都浓厚。但却从来只当是兴趣,却没想着……”

  剩下的话不用说林雨桐也明白了,所以,他不是要让这孩子成为一个什么都懂的全才,却要教他看事情的眼光和格局。

  龙儿如今也不关注江湖的消息,更多的视线放在朝堂上。比如说南宋那边,不光关注朝堂,甚至是后宫也在她搜集消息的范围之内。

  但这些事,她都是跟她娘说的。以她的意见,其实跟南边,也不是非打不可的。

  林雨桐知道这孩子的意思,她多少记得一些历史,知道的比这孩子要更多一些。这理宗皇帝家的事,那说起来,也真是够写几本书的。他本就是过继来的养子继位的,继位之初,很多事情都得看太后的脸色,包括这选后的事。太后不是亲妈,更得尊重。于是,选后的时候就出现了有意思的事。当时做皇后的人选有两个,一个是已故谢丞相的侄孙女谢道清。一个是县衙小官休弃了的小妾胡氏所出的闺女贾氏。这贾家的闺女倒是貌美,理宗比较中意她当皇后。那个谢道清嘛,一只眼睛瞎了,还长的黑,又家道中落,老大年纪也嫁不出去。真要嫁,得一笔特别丰厚的嫁妆,家里也凑不出来呀。这家人也奇葩,既然如此,那就送宫里吧,许是皇帝与众不同呢。皇帝的眼神和审美都正常,但是架不住太后呀。也是这位谢家女郎的运道奇怪,她自身的条件本就已经很糟糕了,谁知道她又病了。而且是奇怪的病,症状是皮肤越变越白,白的耀眼,杨太后就觉得这谢家姑娘生的奇异,这是天给的暗示,必须得立为皇后。但从医学的角度看,那就是白化病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