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3 / 4)
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杨秋还有些惊讶,这么快沉不住气了?
但想一想郑玄的年龄,大概也怪不得他,七十岁的老人,恐怕他自己都不觉得还有多少年好活。
这样的天下大儒名士拜访,自然是不能拒绝的。
杨秋和对方定下了见面的时间,然后在那之前,她把蔡邕这个老头子叫了过来。
蔡邕这个人政治上的立场其实挺模糊的,所以他这个人交友交遍天下。
在郑玄来到长安之后,不管两人政治理念是不是一致。
但在学术研究上,这两人倒是非常欣赏彼此,也算得上是一声好友,所以关系还不错。
因此,杨秋想从蔡邕这里打听一下,郑玄这一次到底想要聊什么?
蔡邕没想到大王会关注这件事情。
不过他和杨秋这些年比较熟,关系也比较随意,所以这一刻,蔡邕回答得也比较直接。
“郑公此人,重视儒家礼教德治天下,倡导农桑为国之根本。
然大王则重视商贾轻教化,昭国选拔官员之时,更侧重于考试成绩,而非品行德行,甚至对守孝之事不予重视,避讳之风亦被禁止……因此,郑公对于这些事宜,恐怕都会有所议论。”
杨秋麻了。
这是要找茬吗!
在长安这么久了,也应该明白这些话劝说了没用啊。
↑返回顶部↑
但想一想郑玄的年龄,大概也怪不得他,七十岁的老人,恐怕他自己都不觉得还有多少年好活。
这样的天下大儒名士拜访,自然是不能拒绝的。
杨秋和对方定下了见面的时间,然后在那之前,她把蔡邕这个老头子叫了过来。
蔡邕这个人政治上的立场其实挺模糊的,所以他这个人交友交遍天下。
在郑玄来到长安之后,不管两人政治理念是不是一致。
但在学术研究上,这两人倒是非常欣赏彼此,也算得上是一声好友,所以关系还不错。
因此,杨秋想从蔡邕这里打听一下,郑玄这一次到底想要聊什么?
蔡邕没想到大王会关注这件事情。
不过他和杨秋这些年比较熟,关系也比较随意,所以这一刻,蔡邕回答得也比较直接。
“郑公此人,重视儒家礼教德治天下,倡导农桑为国之根本。
然大王则重视商贾轻教化,昭国选拔官员之时,更侧重于考试成绩,而非品行德行,甚至对守孝之事不予重视,避讳之风亦被禁止……因此,郑公对于这些事宜,恐怕都会有所议论。”
杨秋麻了。
这是要找茬吗!
在长安这么久了,也应该明白这些话劝说了没用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