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二十八、又一次大婚+耶律大石的心思(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后来的唐朝也对外用兵,但比起汉朝态度其实软化很多,所以如果唐朝是强盛开放,那汉朝就是铁血雄浑。

  而如今这些使节担心的就是景国在走昔日强汉老路,又是灭辽又是伐金,而且对金国不只是割地让城,削去皇帝头衔,臣服上贡,更过分的是毫不留情的羞辱,直接把人家皇后抢了。

  而且根据传言,李星洲在中兴府处死了数万战俘,血流成河,人头堆得和城墙一样高,城外护城河都涨了水位。

  种种作为,太有当初汉朝那味了,难免心跳手抖,有些不安。

  纷纷争先恐后,上前庆贺,奉上珍宝,想在李星洲这个杀神面前留下好印象,将来说不定能保命。

  皇帝很高兴,他看着那些战战兢兢的使者,觉得今日的目的达成了。

  李星洲见状没说破,他是回不到汉朝老路的,那太难,需要数代君主的积累才行。

  汉朝能有那样的积威,运气也是一方面。

  刘邦、吕后、文帝、景帝、武帝,汉朝一连串接连更替的掌权者,个个都是厉害人物,一代代人积累发展传承才造就强汉巅峰时期的盛威。

  以至于后人发出“国恒以弱灭,唯汉独以强亡”的感慨。

  这种概率太低了,很多朝代别说连着出那么多能人,就是连着三代不求牛逼,只要不拉胯就成的都难。

  当然,唐朝也做到了三代接力,李世民、李治、武则天,三代都算不错,也是一个累积发展传承的过程。

  除此之外就寥寥无几。

  李星洲只有一辈子,想达到汉朝那样的盛威,在他这辈几乎不可能,只能盼着子孙后代争气。

  下方只有辽王耶律大石神色又是欣慰,又是落寞,似乎很复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