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零三、立牌坊也省了吧(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与金国开战已有一年半,大军北上也将近半载矣,先破山海关,后败数百营金国大军,开疆拓土,扬我国威,功高盖世,名震南北。

  朕......心中甚慰,又思及寒冬将至,北方苦寒伤人,朕悯爱将士,顾及思乡之苦。

  故朕决意撤军,你们給朕拟一道圣旨,说得细致些,朕要亲自查阅,择优而用。”御书房中,皇上淡淡道。

  德公默默听完,周围都是翰林御大臣,大家都稍有疑惑,左右看看,眼神交汇却无人说话,思考一会儿开始动笔。

  德公明白大家的疑惑,皇上为何召他来,又把翰林院众多翰林学士也召来,只为拟写一道圣旨?

  若按平时惯例,皇上开口,翰林学士照意思写就是了,这次为什么让这么多人一起写?

  这些翰林院的人不懂,德公却懂,皇上这是在照顾皇太孙的情绪。

  大概明白自己的孙子是何等好战之人,这短短五六年他打的仗比过去几十年还多,此次出兵大军正在节节胜利,此时下令撤军,李星洲肯定会心生不满。

  对于皇上而言,开疆拓土固然重要,可完全比不上皇家香火延续,正好立下盖世之功时让李星洲回来,既能保证他名留青史威望大增朝廷内外皆服,又能保证其安全延续皇家血脉,是再好不过的结果。

  德公也是认同此举的,这于国于民都是善举。

  若是黄太孙执意开疆拓土,再留不世之功,那大可登基之后另派大将,总之不能自己去冒险。

  而皇上让这么多人写,就是要选一份写得言辞贴切,能安抚黄太孙的。

  此举一来看出皇上对李星洲的关心,二来也说明此次北征之后李星洲在皇上心中地位再次涨高,以往素有独断之举的皇上也会开始顾及其想法了。

  德公有些欣慰的抚须,他家中儿子不争气,好在孙女嫁对了人。

  皇太孙地位越高,阿娇的地位也就越高,届时有这层关系在,王家即便没有他,日子也不会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