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玻璃与经济战(3 / 4)
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硅砂(砂岩)、纯碱、长石、白云石、石灰石、芒硝。在现代,这个位置就有玻璃生产厂家。
工艺过程:1、原料破碎:将上述原料破碎成粉;2、称量:按计划配料单称取一定量的各种粉料;3、混合:将称好的粉料混合、搅拌成配合料(有色玻璃同时加入着色剂);4、熔化:将配合料送入玻璃熔窑,在1700度下熔化成玻璃液;5、成型:将玻璃液用相应的成型装置制成平板玻璃、瓶罐、器皿、灯泡、玻璃管、荧光屏……6、退火:将成型的各种玻璃制品送入退火窑进行退火,平衡应力,防止自破自裂。
从上述生产工艺来看,这项技术并不复杂。李愔百度来生产技术,经过了反复的试验,工匠们终于掌握了生产工艺。
对于玻璃工厂的秘密,李世民也不避讳李靖,因为李愔为了感激李靖对自己的一贯支持,将自己的股份让给了李靖半成。
李世民和李靖观察了玻璃的各种工艺品,不时地表示赞叹。
李靖对其中的三种产品最感兴趣了。它们分别是马灯、望远镜和指北针。
为了检验马灯的效果,李愔吩咐关好门窗,拉上厚厚的窗帘。然后点亮了马灯。
李靖拿着马灯四处照照,说道:“皇上,这是个好东西,明亮、防风还便于携带,军队应该大量装备。”
对于望远镜,他们已经很熟悉了,就开始对指北针感兴趣。
唐代,人们已经发明了指南车,原理和指北针一样。但是,十分笨重。一个指北针的用途,需要两个大汉来推着一辆指南车来实现。
现在摆在李世民和李靖面前的指北针,只有手掌大小,上面还刻着密位(军事上将360度分成360份,每份为一密位),便于测量方位角以及进行测距等使用。
李世民和李靖每人拿着一个指北针,把玩了半天,赞不绝口。
不久,他们来到了李愔的书房。
李世民问道:“这些玻璃,你打算如何处理啊?”
李愔说道:“儿臣认为,马灯、望远镜和指北针,应该大量生产,装备部队。
↑返回顶部↑
工艺过程:1、原料破碎:将上述原料破碎成粉;2、称量:按计划配料单称取一定量的各种粉料;3、混合:将称好的粉料混合、搅拌成配合料(有色玻璃同时加入着色剂);4、熔化:将配合料送入玻璃熔窑,在1700度下熔化成玻璃液;5、成型:将玻璃液用相应的成型装置制成平板玻璃、瓶罐、器皿、灯泡、玻璃管、荧光屏……6、退火:将成型的各种玻璃制品送入退火窑进行退火,平衡应力,防止自破自裂。
从上述生产工艺来看,这项技术并不复杂。李愔百度来生产技术,经过了反复的试验,工匠们终于掌握了生产工艺。
对于玻璃工厂的秘密,李世民也不避讳李靖,因为李愔为了感激李靖对自己的一贯支持,将自己的股份让给了李靖半成。
李世民和李靖观察了玻璃的各种工艺品,不时地表示赞叹。
李靖对其中的三种产品最感兴趣了。它们分别是马灯、望远镜和指北针。
为了检验马灯的效果,李愔吩咐关好门窗,拉上厚厚的窗帘。然后点亮了马灯。
李靖拿着马灯四处照照,说道:“皇上,这是个好东西,明亮、防风还便于携带,军队应该大量装备。”
对于望远镜,他们已经很熟悉了,就开始对指北针感兴趣。
唐代,人们已经发明了指南车,原理和指北针一样。但是,十分笨重。一个指北针的用途,需要两个大汉来推着一辆指南车来实现。
现在摆在李世民和李靖面前的指北针,只有手掌大小,上面还刻着密位(军事上将360度分成360份,每份为一密位),便于测量方位角以及进行测距等使用。
李世民和李靖每人拿着一个指北针,把玩了半天,赞不绝口。
不久,他们来到了李愔的书房。
李世民问道:“这些玻璃,你打算如何处理啊?”
李愔说道:“儿臣认为,马灯、望远镜和指北针,应该大量生产,装备部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