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态度(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着,她就流开了眼泪。

  愔儿急忙从怀里掏出了早已经准备好的手帕,递给杨妃,顺势就站了起来。说道:“对不起,母妃,让您担心了。”说完,作势又要跪下。

  杨妃说道:“免了吧,你坐下吧。”

  李愔坐下后,说道:“母妃,您也别担心,这次孩儿不一定会受罚呢。”

  李恪嘲笑着说道:“就你?这次你闯了这么大的祸,不受罚?我看,你的亲王的位子恐怕都难保了。”

  杨妃说道:“你父皇正在召见大臣,等你父皇不忙的时候,我会去给你求情,只要不再罚跪了,亲王的位子不要也罢。”

  作为国破家亡的隋炀帝杨广的女儿,她深知皇室斗争的险恶,对于自己的两个儿子,别看李愔胡闹,她却并不担心。因为李愔的名声不好,他就没有争夺帝位的资格,也就没有生命危险。

  相反的,她最担心的是大儿子李恪。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和魏王李泰是李世民诸多儿子中最贤能的,历史上,李世民曾打算立李恪为太子,但遭到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而作罢。高宗李治即位后,李恪被长孙无忌以谋反的罪名陷害至死。

  李恪英俊潇洒、聪明上进,被李世民认为最像自己。在后世,太祖他老人家曾经说过,李恪是个“英物”,为李世民不立李恪为太子而感到惋惜。

  李恪和李世民一样,自命不凡,但是却没有李世民的宽广胸怀。他性情刚烈,总是在不停地和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争斗。这也就是杨妃最担心的地方。

  可是,李恪的性格,杨妃是劝不了的。不过,有李愔的胡闹,或许是件好事儿。某种程度上减弱了政敌对李恪的敌视。

  李恪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弟弟李愔的不堪作为,影响了自己的声誉,对他深深厌恶。恨起来,甚至想把他开除球籍。

  接下来,杨妃和李恪你一句我一句地继续数落李愔。

  这一幕,在三害的其他两害家里同时上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