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西安之变(九)(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霍崇治下的百姓却是真真正正起来造反的一群。他们起来造反与朝廷是否强大毫无关系,康熙末年虽然朝政松弛,贪官横行。朝廷的军力并没有衰弱。可那些跟随霍崇的人却毫不迟疑的向朝廷举起了叛旗。硬生生从几县之地将朝廷打的逃到西北。

  对于这样的一群人,刘统勋当然不能放过。若是放过这些霍崇治下的人,就等于是否定了朝廷,背叛了朝廷。那些人是非得杀光不可。

  想到这里,刘统勋豁然开朗,却觉得心中无比痛苦。此时霍崇成了气候,更是登基,自立皇帝。若不能让霍崇的华夏朝廷内分裂,大清就没办法复兴,只能一步步走向覆灭。

  那么,派遣刺客去暗杀霍崇。或者收买霍崇的部下刺杀霍崇,才是最有效的手段。

  陷入自己的思路之中,刘统勋对于其他事情也没了关注。在西安城内剩下的乱民本就只有五六万,这一番清理之后,剩下了三万。西安城内的叛乱算是彻底解决。

  之后兵部尚书岚桂将抄出来的财物给官军分了,修整两日后就率军前去请教之前来西安参与叛乱的附近乱民。

  有了大笔缴获,清军士气大振。不过是一个多月就将附近乱民杀了个干净。

  此时已经到了年末,岚桂率军回来之时,刘统勋亲自前去城外迎接。见到军队冻的稀里哗啦,干净安排官军入城休息。

  这边朝廷内留守的官员参加了欢庆的酒宴,说起一路上的辛苦,岚桂苦笑道:“我等虽然冬天里苦些。那些乱民却也没地方跑。留在野地里就是冻死,只能猫在家里过冬。若是他们不乱跑,我也想在好日子里出兵。”

  听到这话,一众官员们又是一阵吹捧。大赞岚桂懂用兵,会用兵。

  等吃完饭,岚桂与刘统勋等军机大臣开了个小会。商议如何把多余的清军放到那些无主的村子里。此时刘统勋知道岚桂定然能得弘昼欢心,也不再说什么。因为刘统勋自己不跳出来,这才发现其他留守的军机大臣们竟然比刘统勋更掉份。至少在口头上对岚桂提出的方案满口的赞同,一副任由岚桂做主的样子。

  看着这些人墙头草的做派,刘统勋心中是大大的不以为然。

  春节过去,就到了大清坤隆五年。而西历已经是1734年。华夏朝这边追击退走的满清江宁将军傅清,已经追进了湖北。

  钱清本以为雷虎应该是一鼓作气荡平湖广,最大的难点或许是如何突破九江口。然而令钱清意外的是,九江并没有难住雷虎。然而杀过九江口之后,进入湖北,华夏军竟然遭到了来自湖北地方的顽强抵抗。

  那些地主们拉起小队伍,以飞蛾扑火的姿态对着华夏军实施了袭击。虽然这些地主武装的战斗力甚至远不如清军,却胜在数量多,让西进的华夏军烦不胜烦。而且华夏军又素来注重安民,遭到这样的攻击,军中礼部也担心是不是杀伤太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