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礼部新气象(十一)(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等清军的火炮轰击停下,负责观测的人员看了看表,时间果然是清军传统轰击的极限了。接下来,清军再继续炮击,就要冒着炸膛的危险。部队再次上前继续清理路障。

  所有的行动都如之前战争经验中总结出来的那样,路障终于清理的差不多了。清军的火炮才急急忙忙的又开始射击。部队一路撤下,给冲击的主力让开道路。同时,华夏军的炮兵们也开始了轰击。登时就把清军炮击的气焰给压了下去。

  就在隆隆的炮击中,华夏军的炮兵们还不断将火炮趁着冷却时间向前移动。炮兵队长们扯着喉咙让炮兵们不要太靠近炮身,避免被烫到。便是如此,不少炮兵新兵还是在忙乱中不小心接触到炮身,被烫的哇哇叫。

  但这些都是小事。华夏军很快就准备好了阵列,随着各路号声响起。各团,各营,旗帜全部举起。部队排着整齐的队列,在哨子声中高抬腿向前走去。

  这动作若是被霍崇看到,定然要苦笑。与阅兵式中pla那种步伐相比,这种动作就充满了西方味道。但是这步伐还真不是学习洋鬼子,而是完全发自华夏军。

  地面永远不会太平,大腿抬高,能最大限度避免绊倒。虽然pla绝对能轻松吊打华夏军,但是华夏军却也不是没有什么能与另外一个时空的pla相比。

  论起排队枪毙的实战经验,华夏军完全可以抬起头,对从未有这样经验的华夏军表示自己的自豪。

  就迈着这样看着有点怪异的步伐,华夏军的队列压向了清军阵地。

  越过了路障区,对面烟熏火燎的清军在烟雾中已经能看的相当清楚。不管是华夏军与清军,指挥官都命令部队开始放排枪。

  后装火帽枪对前装燧发枪,这场本该发生在187x年的战斗,在1733年的直隶大地上爆发了。

  如华夏军以往的经验,清军真的不行。然而清军此时的火力比起几年前可是强了太多。毕竟在华夏军的强大压力下,西北清军完全抛弃了火绳枪,将西方送来的最先进的燧发枪技术用到了装备清军部队上。

  对射中,清军不断倒地。华夏军也承受了巨大压力,官兵们在横飞的子弹中不断倒地。甚至不少旗手也中弹,军旗歪倒。

  然而华夏军哪里肯退让,立刻有人接替了旗手,高高举起军旗,立于队列前面。

  军旗乃是部队的指挥,当军旗向前挥动之时,官兵们就要跟着本队旗帜一起冲锋。

  受命不动,是要执行站纪律。这是每一名华夏军人都接受过无数次的教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