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真情假意(4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比起尤蕴含来缺少耐性的赵尔芳终于说出了事情的内幕:“你回去问问老周,一切就明白了。”

  其实,尤蕴含并没有跟周忠贵面对面质询,她在得知周忠贵背后给史祖军施加了压力之后,回家的次数也就更少了。

  在中共九大会议上,山东省革委会主任王效禹惹狂妄自大,为了徐州的“支左”问题惹怒了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两个人在人民大会堂当面吵了起来,许世友采住王效禹的衣领想揍王效禹,在众人劝说下王效禹才逃过了皮肉之苦。但高层在评判这起纠纷时,对造反起家的王效禹说好话的很少,于是,王效禹被扣押在北京,不久便打倒了。王效禹的倒台,引起山东政治形态的大逆转,许多地方造反派当家的革命委员会开始重组或崩盘,党委会重新得到了加强,一批被打倒的老干部得以启用,有的还恢复了原来的职务,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谢振山再次出山,又当上了县委书记,重掌全县大权,而张主任为首的革命委员会退而居次席,成为了政府性质的办事机构,也就是说,张主任权倾一时的时代过去了,是个谢书记手下的二把手。不过,经过了这场“文化大革命”,谢书记想问题多了,做事也更慎重了,他没有像有些县委书记那样急于更迭公社政权,而是双手按住现状,不做大的人事调整。他这样做有两方面考虑,一是担心运动反复,造反派卷土重来,自己再受二茬罪,运动已经把他搞怕了;另一方面,他虽然管理严厉,却不愿意整人,他想通过形势逼迫,让公社一级的造反派悔过自新,主动给老干部让位,这样,对造反派和老干部双方都好。谢书记的和平过渡策略,有些人认识不到,仍然执迷不悟,有些人却反应及时,认识到位,史祖军就属于后一种人。在谢书记官复原职的第一天,周忠贵扛着铁锨刚出家门就被史祖军挡住了:“周书记,你不用去了。”

  “你叫我什么?”周忠贵的表情极其严肃。

  “这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情,谢书记都出山了。”

  “在原则问题上,你可不能犯自由主义!”周忠贵指点着他说,然后继续朝前走,史祖军再次阻拦道:“队长,我已经跟他们说了,你不用去巡路了。”

  周忠贵并没听他的。看到周忠贵就要走出公社大院了,史祖军灵机一动,追随着他的身影喊道:“周忠贵同志,请你到会议室开会!”

  这样,周忠贵才收起了脚步。他垂下眼睛想了想,随他去了会议室。

  不会儿,史祖军招来了七八个人,在他示意下,大家都围绕周忠贵而坐,然后史祖军开始介绍下一步的工作规划,周忠贵的眼睛左右晃晃,看到入会者都是革委会成员,察觉到这次汇报是为自己准备的,于是他坚定地站起来,直接朝门外走去。

  又过了些日子,谢书记来到了侨乡公社,特意找到了周忠贵,就领导班子问题征求他的意见。这次,周忠贵不再含蓄了,直截了当地问谢书记:“你先说我怎么安排吧?”

  谢书记的回答也挺有意思:“你不另作安排了。”

  周忠贵的眼神慌乱了,低下头说:“那你找我干啥?”

  这时谢书记才透露了底牌:“但你仍然是侨乡公社的党委书记!”

  虚惊一场的周忠贵望着谢书记,逐渐说出了心中的小九九:“我的意见,继续让史祖军当革委会主任,别的革委会成员也基本不动,以稳定为大局。”

  谢书记同意了他的意见。谢书记又问起了田震的情况,周忠贵带有抵触情绪地说:“他在医院里躺着,我们不知道如何处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