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呜呜(2 / 4)
“你们几个吵吵啥?大梁脉络图没看过是不是?往后大梁十一州都有,你们急个什么。本王倒是还记得,你们其中几位当初最是反对修这铁路,还骂本王穷奢极恶,占人祖坟是不是?你们还有脸找陛下说三道四?”
这几位嘴巴厉害的大臣顿时不敢再多言,他们嘴巴厉害不管,脸皮也厚,断不会气而请辞。以往被王爷骂习惯了呗。
原本一到夏至,旱阳城外的冻土就会变得干瘪,四处开裂,如同大地上纵横的皱纹。但经过黑泽粪便加工制成的肥料覆盖与滋养后,废土变富土,现在一眼看去,能见到高高的野草,等明年春将野草碾成肥,就能开垦成田地,种下庄稼。
夕阳下,跟着火车在原野上奔跑的孩童们,笑闹着,嬉戏着。
他们的长辈时常和他们说,许多年以前,在他们还没出生前,北凉州就像是中原一块被遗弃的土地,与西古州一般,都是用来流放罪徒的地方。烽火连天的年代,更是赤地千里,饿死鬼都不乐意投胎来的地方。
他们就像扎根在这片冻土,脾气硬,死倔的野草。直到野草遇见先生的眼泪,先生教他们灌溉,设立学堂教他们识字懂事与外面的人做生意。
那以后,他们便跟着先生李玄策一起挣命。土地贫瘠,人口本就稀少的北凉州,只组建了一支悍骑军,关宁铁骑。
说是铁骑,骑上瘦马,自家打的锅往背上一背,就敢冲大隋的军。在推大隋的江山时,北凉州战死沙场的儿郎超过十万数。最后李玄策不忍,狠下心下令,往后北凉儿郎禁止参战,这才叫其它几支虎军抢了风头。
要细算,关宁铁骑才是大梁开国的首支虎军。李玄策病逝那一年,北凉州全境州民皆尽披素缟,整整披了一年。哭瞎了多少老兵。他们怕啊,怕先生一去,北凉州又变成那个遗弃之地,他们这一辈人苦哈哈穷巴巴的不打紧,就怕子孙后代也跟着如此下去。
而先生仍未忘记他们,临终前的最后一句遗言,“贫道愧对北凉儿郎,往后北凉州,免税百载。对不起……没能再亲自教你们的孩子多识几个字。先生二字受之有愧。”
后来,直至女帝上位,北凉州的人听说女帝是先生的弟子,一州之民,鼎力支持。先生教出来的弟子,岂会差了。
对于九千岁这个王爷,最初北凉州民抱着深深的敌意,生怕先生的弟子被欺负,被谋权篡位。
直到九千岁只身南下,刀砍虎视眈眈富庶的大燕王朝,护陛下的江山。
北凉州人这才对九千岁另眼相看,当听闻九千岁被重军围困在大燕深蟒林时,关宁铁骑再次自发建制,老兵还没死绝,老子带儿子,沙场父子兵,自发组建了三万青壮与老兵,拎柴刀的有,背铁锅的也有。就要去救那九千岁。
好在被监野司及时阻止,当时司首夜萧萧亲自快马加鞭拦的道,冷面阎王也不会说话,只对他们道:“你们现在去了也是白搭。若王爷真遇不测,燕京的路知道吧?到那时候,你们再去。”
↑返回顶部↑
这几位嘴巴厉害的大臣顿时不敢再多言,他们嘴巴厉害不管,脸皮也厚,断不会气而请辞。以往被王爷骂习惯了呗。
原本一到夏至,旱阳城外的冻土就会变得干瘪,四处开裂,如同大地上纵横的皱纹。但经过黑泽粪便加工制成的肥料覆盖与滋养后,废土变富土,现在一眼看去,能见到高高的野草,等明年春将野草碾成肥,就能开垦成田地,种下庄稼。
夕阳下,跟着火车在原野上奔跑的孩童们,笑闹着,嬉戏着。
他们的长辈时常和他们说,许多年以前,在他们还没出生前,北凉州就像是中原一块被遗弃的土地,与西古州一般,都是用来流放罪徒的地方。烽火连天的年代,更是赤地千里,饿死鬼都不乐意投胎来的地方。
他们就像扎根在这片冻土,脾气硬,死倔的野草。直到野草遇见先生的眼泪,先生教他们灌溉,设立学堂教他们识字懂事与外面的人做生意。
那以后,他们便跟着先生李玄策一起挣命。土地贫瘠,人口本就稀少的北凉州,只组建了一支悍骑军,关宁铁骑。
说是铁骑,骑上瘦马,自家打的锅往背上一背,就敢冲大隋的军。在推大隋的江山时,北凉州战死沙场的儿郎超过十万数。最后李玄策不忍,狠下心下令,往后北凉儿郎禁止参战,这才叫其它几支虎军抢了风头。
要细算,关宁铁骑才是大梁开国的首支虎军。李玄策病逝那一年,北凉州全境州民皆尽披素缟,整整披了一年。哭瞎了多少老兵。他们怕啊,怕先生一去,北凉州又变成那个遗弃之地,他们这一辈人苦哈哈穷巴巴的不打紧,就怕子孙后代也跟着如此下去。
而先生仍未忘记他们,临终前的最后一句遗言,“贫道愧对北凉儿郎,往后北凉州,免税百载。对不起……没能再亲自教你们的孩子多识几个字。先生二字受之有愧。”
后来,直至女帝上位,北凉州的人听说女帝是先生的弟子,一州之民,鼎力支持。先生教出来的弟子,岂会差了。
对于九千岁这个王爷,最初北凉州民抱着深深的敌意,生怕先生的弟子被欺负,被谋权篡位。
直到九千岁只身南下,刀砍虎视眈眈富庶的大燕王朝,护陛下的江山。
北凉州人这才对九千岁另眼相看,当听闻九千岁被重军围困在大燕深蟒林时,关宁铁骑再次自发建制,老兵还没死绝,老子带儿子,沙场父子兵,自发组建了三万青壮与老兵,拎柴刀的有,背铁锅的也有。就要去救那九千岁。
好在被监野司及时阻止,当时司首夜萧萧亲自快马加鞭拦的道,冷面阎王也不会说话,只对他们道:“你们现在去了也是白搭。若王爷真遇不测,燕京的路知道吧?到那时候,你们再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