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长义和王氏这才松了一口气。

  京城的几处铺子这些年挣了不少银子,再加上罗棠笙陪嫁过来的铺子,总之谢行俭现在一点都不缺银子花,如今谢行俭一口气那回十万两银子,谢家忽然起了清点家产的心思。

  清点后,谢长义和王氏刚落下去的心又提上了嗓子眼。

  “从前家里一个铜板恨不得掰成两个花,如今家里的银钱竟多的数不清。”王氏激动的抹泪。

  其实不是数不清,是王氏算术不行,但谢行俭乐的见他娘喜极而泣,因而不打算嘲笑他娘拙笨的算术。

  最终,谢家人决定拿出一部分钱在京郊买田地,在谢长义的心中,田地终究是庄户人家最保底的生存根本。

  就这样,谢家一口气买了三个庄子,几乎每个庄子都带有几百亩田地,谢家人当然不会自己上手种地,全租给了附近的佃农,佃农每年年底交租,谢家人只管收租即可。

  祥哥儿去南疆学经商的事,谢行俭已经跟爹娘说过了,谢长义叭叭的抽起黄烟,叹气道:“祥哥儿也不小了,既然书读不下去,学点手艺也行。”

  “不是说当官的家里不能经商吗?”王氏问,“我就不稀罕祥哥儿学商,自古商贾有钱是有钱,但后代不能科举,想想就不划算。”

  谢行俭比王氏要想的开:“科举并未就是好的出路,再说了后辈的事娘操心干嘛,人在这世上,求的不就是温饱安乐吗?祥哥儿如果能在南疆闯出一片天,未必会比我这个做叔叔的过得差。”

  王氏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祥哥儿是我一手带大的,我盼着他能跟你一样出人头地,没想过离开我身边没几年,竟沦落到去行商。”

  “行商怎么了?”

  这话谢长义不爱听,磕着烟杆气呼呼道,“当年爹把我分出谢家,我不也是挑着担子到处卖豆腐吗?没有我跑商挣银子,小宝他有今日?能不能活下来都成问题。”

  王氏理亏,背过身不愿搭理谢长义,眼瞅着爹娘开始冷战,谢行俭忙上前安慰,“前朝是有规定商贾不能科举,但本朝的律法却有改动,商贾三代后是可以去官府开条子参加科举的,和普通读书人没什么两样。”

  王氏眼珠动了动,谢行俭清清嗓子继续道:“祥哥儿自打读书开始就有意无意的跟我打听外边的事,现在想想,祥哥儿想行商的念头恐怕蓄谋已久,他现在也不小了,大哥的意思是行不行都让他试试,实在不行再回来读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