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国家法统】(1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先生,前面是贝拉里镇。过了此镇,再走一天就能到国都。”

  听着向导的介绍,王崇不由拿出千里镜,骑在马背上仔细观察。

  追随王渊来天竺的弟子,当以王崇职位最高。他已做了三年左副都御史,只要不犯错误,熬资历也能升为右都御史,到时候品级相当于六部尚书。

  但王崇还是辞官了,一来报答师恩,二来觉得留在大明很没意思。

  小皇帝摆明了要收拢大权,虽然不敢胡乱打压王党,但明里暗里还是有些小动作。

  王崇身为王渊的得意弟子,又卡在左副都御史的尴尬位置。他想要顺利升迁,就得彻底投靠皇帝,这对他的品德和名声都是巨大打击。

  宁为鸡首,不做凤尾,王崇果断辞官出海。

  当然,也有为家族考量。

  王崇出身于金华王氏,书香世家,地方望族。这些年浙江商业大兴,王家先是大量种桑养蚕,接着又通过王崇的人脉,率先弄到几台蒸汽纺织机,成为金华数一数二的工厂主。

  王氏家族的长老们,不满足于只是生产,又凑钱弄了一条海船,顺利加入广源会,专跑中日、中朝贸易线。

  这两条航线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王家又瞅准了新开发的天竺,但被天竺棉会卡着没法操作,只能运奢侈品前往古吉拉特国贩卖。

  王崇辞官出海,追随王渊至天竺,就等于为金华王氏打通新商路!

  相较于王崇的各种心思,戚继光就要单纯得多,因为戚家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

  戚继光有兄弟二人,父亲五十六岁才生下他,六十二岁生下弟弟戚继美。

  等戚继光成年之后,父亲已经七十多岁,怎保得住祖上传下来的土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