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三请三辞】(3 / 4)
亦师亦父,这是朱载堻对王渊的感情。
朱载堻拿起朱笔,在奏疏上批阅:“不允。”
这封奏疏,是王渊从南京发来的,信送出去之后就停下不动。
在收到皇帝的回复之后,王渊再次启程,到了扬州又写信请辞。
皇帝依旧不允。
行至天津,王渊写第三封信请辞,此时满朝文武都得到消息。
即便许多人早有预料,但还是被惊得说不出话来。因为王渊今年才四十八岁,作为一个首辅,实在太年轻了,只要身体没问题,再干二十年都不在话下。
北京西郊火车站。
王渊带着两位妻子下车,由于没有泄露回京时间,并无官员和弟子前来迎接,甚至王渊的家人都不知道。
城墙早已增筑完成,北京城的面积将近翻倍。
铁路绕着城墙而过,下了火车不远,便是城西大学士第。王渊都已经回家了,满朝文武都没接到消息,只有锦衣卫火速前去禀报皇帝。
如今大明的铁路,大致如下——
第一条:从京城西山,一路向东连接蓟州,又从蓟州延伸到山海关。
第二条:从通州南下天津,又从天津延伸到淮安(未过黄河,只到淮安府城以北)。
第三条:从朔州向北,经山阴,至大同。
↑返回顶部↑
朱载堻拿起朱笔,在奏疏上批阅:“不允。”
这封奏疏,是王渊从南京发来的,信送出去之后就停下不动。
在收到皇帝的回复之后,王渊再次启程,到了扬州又写信请辞。
皇帝依旧不允。
行至天津,王渊写第三封信请辞,此时满朝文武都得到消息。
即便许多人早有预料,但还是被惊得说不出话来。因为王渊今年才四十八岁,作为一个首辅,实在太年轻了,只要身体没问题,再干二十年都不在话下。
北京西郊火车站。
王渊带着两位妻子下车,由于没有泄露回京时间,并无官员和弟子前来迎接,甚至王渊的家人都不知道。
城墙早已增筑完成,北京城的面积将近翻倍。
铁路绕着城墙而过,下了火车不远,便是城西大学士第。王渊都已经回家了,满朝文武都没接到消息,只有锦衣卫火速前去禀报皇帝。
如今大明的铁路,大致如下——
第一条:从京城西山,一路向东连接蓟州,又从蓟州延伸到山海关。
第二条:从通州南下天津,又从天津延伸到淮安(未过黄河,只到淮安府城以北)。
第三条:从朔州向北,经山阴,至大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