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见契机齐王谋燕布仁义孟轲克蓟(6 / 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个……”沈同答不出了。

  “这就是了。”孟子解道,“尧、舜可让天下,因为天下本来就不是他们的,天下是天下人的,他们是因贤能而受天下人的委托来治理天下的。他们只是治理者,不是天下的所有者,因而在力不从心时,只能再选贤能,禅让其位。子哙不同。他不能禅让燕国,因为燕国不是子哙一个人的。燕国是周天子封赏给召公的,属于召公所有。召公遗训是嫡长子承继,子哙之所以为王,是因他是先王的嫡长子,同样,他让燕国于人,就等于将本该属于其嫡长子姬平的王位让予他人,他怎么能将属于他嫡长子的王位让予他人呢?你也看到了,燕国正是因此而乱。乱燕国者,子哙也。”

  “那……子之又为何不能接受王哙的禅让呢?”沈同再问。

  “唉,你呀,”孟子摇头,“身为臣子,去得不该得之财,去受不该受之位,难道不有失人臣之道吗?”

  “韩氏、赵氏、魏氏三家分晋,不是也失人臣之道了吗?”身为齐臣,沈同没敢提及田氏代姜。

  “三家分晋,本为大逆,然而此逆在后来得到周天子的诏封,就不同了。”

  “夫子是说,如果子之也能得到周天子的诏封,就可以了吗?”

  “周天子诏封他了吗?”孟夫子反问。

  “晚生知矣。”沈同拱手,“谢夫子赐教!”

  “请问夫子,”匡章接道,“燕为万乘之国,弟子受命伐之。就眼下情势,弟子确有胜算,但心依旧忐忑。敢问夫子,弟子之心,何以惴惴然?”

  “未请王命。”孟夫子脱口而出。

  “王命?”匡章怔了,“弟子所受,正是王命。”

  “此王非彼王,此命非彼命。”孟子侃侃说道,“燕、齐同为万乘之国,燕国失道,确实该伐,但凭什么就该是齐人来伐呢?将军之心所以惴惴然,皆因于此。”

  “夫子是说,请命于周天子?”

  “正是。”孟子竖起拇指,“燕国乃周天子所封,燕国失道,燕民历劫,苦如水火,但只有周天子才有权问责。何人可伐之?奉周天子之命的人。今齐王颁诏伐燕,却未奉天子之命,是以无道伐无道。将军执锐,以无道伐无道,你心能不惴惴然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