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1)(2 / 6)
村里人都没意见,而且对种水稻可是大加赞同。大米可是桃源村的最重要的主食,有些人能一天三顿天天吃米。虽然也有不少人吃面食,可就是没有能一天三顿都吃面的。
你说今年种多少水稻比较好,这神农泉浇灌长成了米,真是怎么想都想不出来是什么味道。
肯定味道特别好,我是准备多种点,你是知道,我一天不吃米饭就难受。
听到大家在那讨论今年要多种些水稻,陶然就想到了插秧。虽然好些地方都开始用机器插秧了,但桃源村还全是靠手动的。
日子有些太久了,陶然都有些记不清,就记得小时候在门外弄上一片淤泥,上面撒上水稻种子,再盖上稻草给水稻保暖。这就是育秧苗的过程了,等个十几二十天,秧苗差不多大的时候,就能去水田里插秧了。
插秧可是个辛苦活,水田里有淤泥,在里面可谓是寸步难行,陶然小学时去帮父母插秧,结果费了好大的力气都没办法把腿拔出来,还一屁股坐到了地里,只能灰溜溜地跑回去换衣服。
插秧还要整齐,手熟的大人们能把秧苗一行行插地齐齐整整,而新手可是会把田插地歪歪扭扭。
我小时候上课,一到了插秧的时候,老师就放假。这也没办法,老师家里也要插秧,学生家里也要有人帮忙,我六七岁的时候就能干活就特别利索。哪像你,现在估计连插秧都不会了。田玉霞也想到了自己的小时候,不过她却由此想到了陶然,就乘机嫌弃了一下自己的儿子。
陶然是真不太会了,他都多久没下田种水稻了。上辈子他虽然一直从事生物行业,但主要研究的是果树,和水稻一点都不沾边。
看着陶然灿灿地笑容,田玉霞就知道自己儿子忘记了,又说道:正好你准备留在村里,今年插秧总算不用请人帮忙喽。
我到时候肯定好好干,你和爸就放心吧。陶然眨眨眼,向父母保证道。
这些年他一直学习,在农忙的时候可都没空赶回家。家里也种了一点地,全靠田玉霞和陶盛文伺候。有那一山的桃树就够烦心了,在加上那些地,实在忙不过来,陶盛文就会找村里人来帮忙。
陶然还劝过,要不要就不种地了,粮食不够吃可以问村里人买。陶盛文和田玉霞都不同意,自家的粮食吃起来放心,而且这地几年不种就会变成荒地,他们看到了心里也会心疼,这土地才是农民的根本。
不只是他们两,村里除了年轻人基本都和他们一个想法。尤其是和村长一个辈分的人,他们都是挨过饿的。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粮食,还是自己手里种出来的粮食。
所以种水稻的提议没有任何问题,油菜也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返回顶部↑
你说今年种多少水稻比较好,这神农泉浇灌长成了米,真是怎么想都想不出来是什么味道。
肯定味道特别好,我是准备多种点,你是知道,我一天不吃米饭就难受。
听到大家在那讨论今年要多种些水稻,陶然就想到了插秧。虽然好些地方都开始用机器插秧了,但桃源村还全是靠手动的。
日子有些太久了,陶然都有些记不清,就记得小时候在门外弄上一片淤泥,上面撒上水稻种子,再盖上稻草给水稻保暖。这就是育秧苗的过程了,等个十几二十天,秧苗差不多大的时候,就能去水田里插秧了。
插秧可是个辛苦活,水田里有淤泥,在里面可谓是寸步难行,陶然小学时去帮父母插秧,结果费了好大的力气都没办法把腿拔出来,还一屁股坐到了地里,只能灰溜溜地跑回去换衣服。
插秧还要整齐,手熟的大人们能把秧苗一行行插地齐齐整整,而新手可是会把田插地歪歪扭扭。
我小时候上课,一到了插秧的时候,老师就放假。这也没办法,老师家里也要插秧,学生家里也要有人帮忙,我六七岁的时候就能干活就特别利索。哪像你,现在估计连插秧都不会了。田玉霞也想到了自己的小时候,不过她却由此想到了陶然,就乘机嫌弃了一下自己的儿子。
陶然是真不太会了,他都多久没下田种水稻了。上辈子他虽然一直从事生物行业,但主要研究的是果树,和水稻一点都不沾边。
看着陶然灿灿地笑容,田玉霞就知道自己儿子忘记了,又说道:正好你准备留在村里,今年插秧总算不用请人帮忙喽。
我到时候肯定好好干,你和爸就放心吧。陶然眨眨眼,向父母保证道。
这些年他一直学习,在农忙的时候可都没空赶回家。家里也种了一点地,全靠田玉霞和陶盛文伺候。有那一山的桃树就够烦心了,在加上那些地,实在忙不过来,陶盛文就会找村里人来帮忙。
陶然还劝过,要不要就不种地了,粮食不够吃可以问村里人买。陶盛文和田玉霞都不同意,自家的粮食吃起来放心,而且这地几年不种就会变成荒地,他们看到了心里也会心疼,这土地才是农民的根本。
不只是他们两,村里除了年轻人基本都和他们一个想法。尤其是和村长一个辈分的人,他们都是挨过饿的。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粮食,还是自己手里种出来的粮食。
所以种水稻的提议没有任何问题,油菜也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