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a一听马上脸色就变了,她先是“哼”了一声,继而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那又如何,我们家老王说了,等tracy小学毕业就带她到美国去上学。学什么语文呀,学语文有什么用呀。穷人思维。你们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我们家tracy将来可是要嫁给美国人的,我可不会让我们家宝贝女儿嫁给国内的这些穷屌丝。对了,我提醒你们,以后少打听别人家的事。”

  “哎,我说,你这么说就太过分了,你……”b的话还没说完a就气冲冲地走了。

  “还tracy,我呸,一脸崇洋媚外的贱样,自以为给自己的孩子取了个英文名就有多了不起多时尚多前卫,真是恶心,”b朝着a离去的背影恶狠狠地说,“这个a真是有病,二十四岁的时候嫁给了一个五十五岁的老头,还美其名曰找到了真爱,整天在朋友圈里晒孩子晒包晒车晒旅游,她要是真的找到了真爱的话,怎么不见她晒自己的老公啊?明明是心虚,所以就用这种方式炫耀,好让别人眼红,但谁不知道她就是一破坏别人家庭并借机上位的小三呀,大家不说是给她面子。”

  “真不知道她爹看到他女儿嫁了一个比自己还要大的男人的时候会不会气死,哈哈。你是不知道,那天我看到她老公要亲她,可她却一脸的心不甘情不愿,哈哈哈,太搞笑了。”c说完并捂着嘴笑出了声。

  “这算什么,你说她老公要是知道他老婆在大学的那些恶心事,你说他还会娶她吗?”

  “你说,她老公要是知道他老婆在大学的时候和一美国白人同居怀了孕然后还堕了胎的话会不会气死。哈哈哈。我算是明白了,她那个时候想让那个美国白人带她去美国,结果人家玩完了就回国了把她给扔了,所以她想让她女儿替她实现她当年没有实现的梦想,哈哈哈。”

  “不会不会,当然不会,他们的婚姻本就是各取所需,她老公要的是她年轻的肉体,而她呢要的是她老公的钱和权。她以前就是一拍照片的野模,跟她老公结完婚马上就成了通过不断努力奋斗而嫁入豪门的励志女神,我呸,什么世道。”

  呵呵。

  乔安从排列了众多书籍的书架上抽出了一本书,是加缪的《西西弗斯神话》。

  他找了一个地方坐下,在阳光下缓缓地翻动书页。

  “在一个人与自己生活的关系中,有些东西比全世界的苦难加起来都要强大,身体的判断与心理的判断不相上下,而身体面对毁灭时会畏缩不前。我们先养成生活的习惯,然后才养成思考的习惯,在每天都催人走向死亡的竞赛中,身体保持着绝对的领先地位。简言之,这种矛盾的本质在于我所说的逃避行为。因为按照帕斯卡的说法,它既低于又高于消遣行为,逃避是始终不变的游戏。典型的逃避——对死亡的躲避,是本书的第三个主题,那就是希望。这是对自己应得的另一种生活的希望,或者说是对那些不是为生活本身而生活的人的欺骗。这种生活的伟大目标将超越生活,是生活到生活,赋予生活以意义,然后背叛生活。”

  “自杀从来都是被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而我们的研究却恰恰相反,我们在一开始关注的就是个体思想与自杀之间的关系,这种行为正如一件伟大的艺术品,在心灵的静默中孕育,行为者本身没有意识到,而某个晚上,他却扣动了扳机,或是纵身一跃。我曾听说一个公寓经理自杀的例子。五年前他失去了自己的女儿,打那时整个人就变了很多,而这一变故侵蚀着他,用这个词来形容在准确不过。开始思考也就开始了被侵蚀。社会以这种开始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问题出在人们心里,那才是应该探究的地方。”

  乔安将这本书通读了一遍,莫名的感伤如潮水般涌来。

  加缪在《西西弗斯神话》里明显地表达出了对于人类命运的悲观,只是这种悲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悲观,而是一种乐观的悲观。乔安想,每一个人都是为了存在本身而存在,你不可能改变,因为没有人能够跟命运对抗,而与命运对抗的人无疑是愚蠢至极的。你需要的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看待你的无力以及生命中的无意义。存在主义就是乐观的悲壮。

  乔安仍然没有回家的念头,他在大街上闲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