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 最后的覆灭(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郑成功不为所动,叫他另行募兵组建前锋镇。

  施琅见难以挽回,一气之下,剃光头发,不再参见郑成功。

  公元1652年,曾德事件导致施琅与郑成功公开决裂。

  这个曾德,原先是郑芝龙手下,而郑芝龙降清后,曾德就不大得志,在郑成功军中受施琅节制。

  这时,施琅被削去兵权,曾德为求出头之日,利用过去在郑氏家族军队中的关系,投入郑成功营中充当亲随,即所谓“恃郑氏亲昵,逃于郑所”,想着接替施琅的位置。

  施琅听到消息后,大为愤慨,派人把曾德捉回来斩首。

  郑成功听闻消息,“驰令勿杀”,然而,施琅悍然不顾,“促令杀之”。

  曾德偷鸡不成蚀把米,凄惨被杀;而施琅擅自杀死曾德的行为,也令郑成功愤怒不已!

  郑成功见施琅违令擅杀郑氏旧将,断定他是反形已露,就在五月二十日密令援剿右镇黄山以商量出军机宜为名逮捕施琅之弟施显,同时命右先锋黄廷带领兵丁包围施琅住宅,将施琅和他的父亲施大宣拘捕。

  施琅被捕后,在一些亲信部将和当地居民的掩护和帮助下逃到大陆,投降满清。

  郑成功获悉施琅已经逃入清方管辖区后,怒不可遏,在七月间把施大宣、施显处斩。

  施琅得知父亲和弟弟被杀的消息,对郑成功恨之入骨,死心塌地投靠清朝,一意同郑氏为敌了!

  郑成功的这个做法,可以说是在为台湾被攻破埋下祸根,因为施琅是非常了解台湾以及郑成功军队的人,他这样逼得施琅投降满清,正是在为满清送去可以攻打台湾的人才!

  公元1659年,清廷升任施琅为同安总兵。

  公元1662年,施琅被升任为福建水师提督,遣军击败郑经进攻海澄的军队,并上书清廷将台湾纳入清朝的版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