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6 收复赤嵌城(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荷军人的据点在台湾城和赤嵌城。

  这两座城的海岸曲折,两城之间有一个内-港,叫做台江。

  台江西南面有七座山屿相连,叫做七鲲。

  每座山屿相距一里多,彼此“毗连环护”。北面隔海有北线尾小岛,其间海面叫大员港,北线尾北侧为鹿耳门港。

  荷兰人修筑的城堡台湾城在台江西侧,赤嵌城在台江的东侧,互为犄角。

  想要从外海进入台江,有两条航路:一条是大员港,叫南航道,在北线尾与一鲲之间;一条是北航道,在北线尾与鹿耳门屿之间,即“鹿耳门航道”。

  南航道口宽水深,船容易驶入,但港口有敌舰防守,陆上有重炮瞰制,必须经过战斗才能通过。

  北航道水浅道窄,只能通过小舟,大船必须在涨潮时才能通过。

  郑成功选择了后者。

  他之所以选择在鹿耳门港突入,一是掌握了该地的潮汛规律,即每月初一、十六两日大潮时,水位要比平时高五六尺,大小船只均可驶入。郑成功从澎湖冒风浪而进,正是为了在初一大潮时渡鹿耳门;二是郑成功早已探测了从鹿耳门到赤嵌城的港路。

  所以,郑成功实施登陆作战的路线、地点的确都是正确的。

  四月初一中午,鹿耳门海潮果然大涨,郑成功命令众将士按图迂回而进。

  郑军大小战舰顺利通过鹿耳门后,立即兵分两路:一路登上北线尾,一路驶入台江,准备在禾寮港登陆。

  台湾城上的荷军原以为中国船队必从南航道驶入,忙于用大炮拦截,未料到郑成功却躲开了火力,船队从鹿耳门驶入台江,在大炮射程之外。

  荷兰侵略者面对浩浩荡荡的郑军船队,“骇为兵自天降”,顿时束手无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