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3 / 7)
庞松一听,也确实像那么回事,又兴高采烈地带着张唯进宫,向皇帝进言去了。
结果当天晚上,皇帝便一连下了三道圣旨,完全按照庞松所言的这三个方法,不过皇帝也留了个心眼,并没有在整个东南三州都推行开此事,而是只找了越州的一个小郡城,也是闹灾害闹得最厉害的丰城做试点,若此方式当真有效,则再广而告之。
圣旨到后,当地官员不敢怠慢,立刻一五一十照着做了起来,并且确实见了些许成效,一段时日后,原本是闹蝗灾闹得最厉害的丰城,虫患竟然明显减少了。
消息传回京中后,皇帝龙颜大悦,不光在宫中大宴群臣,更是赏了庞松和张唯不少经营财帛,并许了圣旨,等彻底清除蝗灾后,要大大给他二人加官进爵,让庞松和张唯一张脸都笑开了花。
也是这通宴会,让赵沫大感奇怪。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他是很清楚,那齐牧云就是宁渊刻意安排去给张唯献计的,至于那什么治蝗之策,自然也是出自宁渊之手,赵沫先前还以为这是宁渊故意给对方下的套,哪只现在看来,不光不是套,等于还给他们送去了一记大功劳。
好奇之下,赵沫曾专程找宁渊来问了一次,但瞧着宁渊闪烁其词,却又信心满满,让他“等着瞧”,他纵使有再大的好奇心,也只能憋着了。
同时他也很奇怪,宁渊的“等着瞧”要等到什么时候,眼瞧着蝗灾就要得到全面治理,而居了这个功劳的庞松和张唯,势必官职会跟着扶摇直上,赵沫是知道宁渊一直想替高郁报仇翻案,但这样下去,瞧着别人的地位水涨船高,案子还怎么翻?
但更令赵沫想不到的是,他还没纠结出一个所以然来,宁渊口中的“等着瞧”,还当真被他给“等”来了。
宫中宴会之后没几天,皇帝便下旨,开始将庞松上谏的治蝗之道在三州推广,彻底灭杀蝗灾,结果圣旨才刚下去,越州丰城官员的奏折便接连像雪片一样飞到了京城,看得皇帝震惊不已,立刻差人去将刚传下去圣旨收回来不说,还连夜将庞松召进宫里。
等到第二日清晨上朝时,官员们中间已然传开,越州那便治蝗好像出了什么岔子,皇帝震怒,连夜将庞松庞大人召进宫不说,甚至还亲手赏了他一记耳光!
作者有话要说:
☆、第201章 弄巧成拙
原本许多朝臣对庞松能献上良计,得皇上封赏羡慕不已,结果知道庞松突然被皇帝训斥后,这些人一夜之间仿佛变了一张脸,全部都揣起了一副看好戏的表情,甚至也没忘记暗地里耻笑。
虽然她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可前一刻还春风得意的庞松,后一刻却惹皇帝生了那么大的气,就足够让这些从骨子里嫉妒的人幸灾乐祸的。
↑返回顶部↑
结果当天晚上,皇帝便一连下了三道圣旨,完全按照庞松所言的这三个方法,不过皇帝也留了个心眼,并没有在整个东南三州都推行开此事,而是只找了越州的一个小郡城,也是闹灾害闹得最厉害的丰城做试点,若此方式当真有效,则再广而告之。
圣旨到后,当地官员不敢怠慢,立刻一五一十照着做了起来,并且确实见了些许成效,一段时日后,原本是闹蝗灾闹得最厉害的丰城,虫患竟然明显减少了。
消息传回京中后,皇帝龙颜大悦,不光在宫中大宴群臣,更是赏了庞松和张唯不少经营财帛,并许了圣旨,等彻底清除蝗灾后,要大大给他二人加官进爵,让庞松和张唯一张脸都笑开了花。
也是这通宴会,让赵沫大感奇怪。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他是很清楚,那齐牧云就是宁渊刻意安排去给张唯献计的,至于那什么治蝗之策,自然也是出自宁渊之手,赵沫先前还以为这是宁渊故意给对方下的套,哪只现在看来,不光不是套,等于还给他们送去了一记大功劳。
好奇之下,赵沫曾专程找宁渊来问了一次,但瞧着宁渊闪烁其词,却又信心满满,让他“等着瞧”,他纵使有再大的好奇心,也只能憋着了。
同时他也很奇怪,宁渊的“等着瞧”要等到什么时候,眼瞧着蝗灾就要得到全面治理,而居了这个功劳的庞松和张唯,势必官职会跟着扶摇直上,赵沫是知道宁渊一直想替高郁报仇翻案,但这样下去,瞧着别人的地位水涨船高,案子还怎么翻?
但更令赵沫想不到的是,他还没纠结出一个所以然来,宁渊口中的“等着瞧”,还当真被他给“等”来了。
宫中宴会之后没几天,皇帝便下旨,开始将庞松上谏的治蝗之道在三州推广,彻底灭杀蝗灾,结果圣旨才刚下去,越州丰城官员的奏折便接连像雪片一样飞到了京城,看得皇帝震惊不已,立刻差人去将刚传下去圣旨收回来不说,还连夜将庞松召进宫里。
等到第二日清晨上朝时,官员们中间已然传开,越州那便治蝗好像出了什么岔子,皇帝震怒,连夜将庞松庞大人召进宫不说,甚至还亲手赏了他一记耳光!
作者有话要说:
☆、第201章 弄巧成拙
原本许多朝臣对庞松能献上良计,得皇上封赏羡慕不已,结果知道庞松突然被皇帝训斥后,这些人一夜之间仿佛变了一张脸,全部都揣起了一副看好戏的表情,甚至也没忘记暗地里耻笑。
虽然她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可前一刻还春风得意的庞松,后一刻却惹皇帝生了那么大的气,就足够让这些从骨子里嫉妒的人幸灾乐祸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