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新制(2 / 3)
不得不说的是,李富贵的办事效率是真的告。
陈永仁早上才跟他说了工分新制的事情,到了傍晚时分,就已经把大体的草案给制定出来了。
晚上,陈永仁再将一众骨干都聚集起来,连带着把老杨头也请了过来。众人一同就这件事展开讨论,直到深夜时分,才总算是敲定了下来。
至于老杨头,陈永仁也不好让人家白干活,便随便给他安排了个顾问的职位,让他协助李富贵落实工分新制。
到了第二天清早,李富贵就开始带人下去推行工分新制。
常人面对这种新鲜事物,尤其是关系到自身的制度,都格外的关注与排斥。万幸的是,有了老城尉与连城的一些世家作保,再加上陈永仁口碑,才使得民众接受了下来。
转眼间,数天过去了。新制落实下来后,在经过最初的一段观望期,当民众确定用工分可以换取真真切切的实物时,一个个情绪都无比高涨。
按照陈永仁新颁布的工分制度,工分比工钱能换到更多的东西。
几天的观察下来,果真如陈永仁所预料的一般。在这种高回报的制度下,就是生活区的一些老弱妇孺,也开始领一下散活来做。
只要为仁王的军队工作,就能赚取到丰厚的酬劳。即使不是钱,但用却能用工分换回来更多的生活必需品。
在这种高回报的政策推动下,将连城民众的情绪拉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陈永仁闲来无视,到处溜达,看连城中,不光是军备区,就连生活区,也是每家每户都在为他的将士缝补着过冬的棉衣。
看到连城的这份光景,陈永仁衷心地发出感慨,现在的连城,真如李富贵当初所言,做到了全民皆兵。
普通的民众、妇女,虽然无法上战场,却也在用这种方式,在为他的军士做贡献。
而且,军备区在改造完备后,劳动力入驻,每日都能产出大量的武器、铠甲。按照这个速度,用不了多久,就能为全军都装备上完整的甲胄。
↑返回顶部↑
陈永仁早上才跟他说了工分新制的事情,到了傍晚时分,就已经把大体的草案给制定出来了。
晚上,陈永仁再将一众骨干都聚集起来,连带着把老杨头也请了过来。众人一同就这件事展开讨论,直到深夜时分,才总算是敲定了下来。
至于老杨头,陈永仁也不好让人家白干活,便随便给他安排了个顾问的职位,让他协助李富贵落实工分新制。
到了第二天清早,李富贵就开始带人下去推行工分新制。
常人面对这种新鲜事物,尤其是关系到自身的制度,都格外的关注与排斥。万幸的是,有了老城尉与连城的一些世家作保,再加上陈永仁口碑,才使得民众接受了下来。
转眼间,数天过去了。新制落实下来后,在经过最初的一段观望期,当民众确定用工分可以换取真真切切的实物时,一个个情绪都无比高涨。
按照陈永仁新颁布的工分制度,工分比工钱能换到更多的东西。
几天的观察下来,果真如陈永仁所预料的一般。在这种高回报的制度下,就是生活区的一些老弱妇孺,也开始领一下散活来做。
只要为仁王的军队工作,就能赚取到丰厚的酬劳。即使不是钱,但用却能用工分换回来更多的生活必需品。
在这种高回报的政策推动下,将连城民众的情绪拉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陈永仁闲来无视,到处溜达,看连城中,不光是军备区,就连生活区,也是每家每户都在为他的将士缝补着过冬的棉衣。
看到连城的这份光景,陈永仁衷心地发出感慨,现在的连城,真如李富贵当初所言,做到了全民皆兵。
普通的民众、妇女,虽然无法上战场,却也在用这种方式,在为他的军士做贡献。
而且,军备区在改造完备后,劳动力入驻,每日都能产出大量的武器、铠甲。按照这个速度,用不了多久,就能为全军都装备上完整的甲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