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章】 势如破竹(求订阅!)(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比如,运动器材赞助商可以在运动装备上突出自己的商标和logo,尤其是一些超级巨星专属的球衣、球鞋上,商标更是显眼,由此引发的各种故事可谓是层出不穷。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梦1队’夺得男篮金牌之后,巴克利、约翰逊和乔丹三个人身披美利坚国旗登上了领奖台,时候人们才知道他们是为了遮掩美利坚男篮国家队赞助商锐步的logo,因为他们是耐克的签约球星。

  为此,‘条款40’引起了众多运动员的抗议,毕竟体育运动的商业化是许多运动员赖以谋生的重要手段。在奥运会这个大赛场上,‘清洁奥运’无疑是运动员增加收入的一大障碍。

  在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宣布对“条款40”松绑前,就已经有许多非奥运赞助商品牌借助各种方式打擦边球,通过奥运会这个大平台来达到自己的商业推广目的。

  在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宣布对“条款40”松绑前,就已经有许多非奥运赞助商品牌借助各种方式打擦边球,通过奥运会这个大平台来达到自己的商业推广目的。

  2008年北平奥运会上,输给阿迪达斯的“李宁”就做到了花小钱办大事。李宁在执行奥运战略的时候,采用了很多“迂回”战术,使出了很多出奇制胜的招数,不赞助整个赛事或者运动队,而是赞助出镜记者、节目主持人或者某个运动员,如不能成为奥运会的赞助商,就与中央电视台奥运频道(cctv5)合作;赞助不了中国奥运代表队就赞助外国奥运代表队……。

  作为里约奥运会的top赞助商,‘镜湖集团’自然获得了不少的宣传资源倾斜,不过这还是不够的。

  ‘镜湖集团’获得了不少的比赛门票,再加上萧风财大气粗,在许多热门比赛场次中买下了大量的门票,作为对优秀员工和幸运消费者的奖励。因此,在里约奥运会的一些比赛现场上,往往可以看到身穿‘镜湖集团’文化衫的啦啦队反正,相当显眼。

  里约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对于这种情况也多少有些无奈,毕竟此前可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想要对‘镜湖集团’进行处罚也是没有任何的先例。

  就这样,这些穿着‘镜湖集团’、‘镜湖景区’文化衫的啦啦队成为了里约奥运会赛场上一道亮丽风景线,很是吸引了不少眼球。

  根据‘镜湖集团’官网上公布的信息,这一次来到里约的集团员工人数达到了惊人的2000人,而幸运消费者更是达到了8000人。这也就意味着‘镜湖集团’组织了万人大队伍来到了里约,手笔之大可见一斑。

  当然了,这支队伍并不是一次性来到里约,而是分批次抵达呆上几天,然后又飞往其他地方度假,最后才回国。

  即便如此,‘镜湖集团’和‘辉煌旅行社’为了把这次大规模的团体活动组织好,可是费尽了心思,无论是从航空包机还是酒店安排、餐饮供应上都是相当繁琐。

  以每一位啦啦队成员在巴西滞留的平均时间8天为例,机票、住宿、门票、餐饮等等费用加起来,累计达到了惊人的10万rmb,这也就意味着‘镜湖集团’要为此次活动付出10亿rmb的费用。

  纵观全球的企业,也就只有利润超高,发展势头良好的‘镜湖集团’能够拿出这样的手笔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