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4章】 产业格局(求订阅!)(3 / 4)
以‘箫氏火腿’为例,‘箫氏美食’每年向市面上出售的火腿数量达到了惊人的20万支,不仅在国内供不应求,在国际市场上也是颇受欢迎。‘箫氏火腿’在现代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只需要两年就可以推向市场,即便如此,因为其原料来自‘萧家农场’的有机猪,各种辅料也是精挑细选,再加上精湛的工艺,品质可是比普通火腿好多了。
300美元的售价,在全球火腿市场上也算是中高端产品,但是借助沃顿集团、沃尔玛超市的渠道,‘箫氏火腿’在全世界的知名度是越来越高。
至于那些纯手工制作,采用箫氏家族船用发酵方式生产的精品火腿,在市面上可不轻易能够见到,不仅是超过2000美元的售价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更是众多米其林三星餐厅疯狂抢购的结果。每年,箫氏家族出品的‘精品火腿’也就不到3000支,几乎每一次竞购,都会吸引众多高端餐厅出手争夺。
除了‘箫氏火腿’热销之外,‘箫氏美食’出品的各种肉制品、冷鲜肉以及各种美食加工品,在市面上都备受消费者的青睐。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长年有货车在‘银杏新区’排队等候,在第一时间把出厂的产品拉走。
林林总总各种产品汇聚起来,让‘箫氏美食’成为了‘镜湖集团’一个相当重要的收入来源,超过50亿rmb的营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除此之外,‘箫氏美食’也是打响了‘银杏山区’各种美食的招牌,带动了‘银杏新区’的食品加工产业,这已经成为了‘银杏新区’仅次于旅游服务业的支柱产业。
许多华夏知名食品企业纷纷在‘银杏新区’开设分厂,把这里出产的各种食材、原料加工成品,既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是增加了新区的税收。
如今,‘银杏新区’的食品工业园聚集了超过20家的食品加工企业,‘银杏新区’特产的野生菌、有机牛羊肉、有机家禽包括各种土特产,都在这里进行深加工之后,销往全国乃至全世界。
这些食品工业的发展也是催生了众多带有‘银杏新区’特色的网店,大量快递公司也是纷纷入驻,成为了这里的新兴产业。
总而言之,围绕着‘镜湖集团’庞大产业而衍生出来的产业链,让‘银杏新区’的经济发展拥有了极大的活力,这片曾经是华夏最贫困的地区,焕发出惊人的能量。
曾经有媒体、学者想要对‘银杏新区’的发展之路进行分析,试图为其他的地区找到相似的发展、脱贫道路,但是他们却发现‘银杏新区’的奇迹根本无法复制。
首先,要想找到和‘镜湖集团’一样的庞然大物就是一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整个华夏乃至全世界,就只有一个‘镜湖集团’。
以‘镜湖乳业’为例,它每天可以处理加工1000万公斤(10000吨)的鲜牛奶,生产出200万件液态奶或者100万罐奶粉的产品,是整个‘镜湖集团’最庞大的产业。
100万罐奶粉的出厂价超过3亿5000万rmb,每天都会有包括新鑫物流在内的数家物流公司的集装箱货车在‘镜湖乳业’的厂区排队装货,然后运往整个华夏地区。整个‘镜湖乳业’在2015年实现了销售收入1300亿rmb,虽然仅比去年增长不足20%,但是却也占到了‘镜湖集团’超过三分之二的销售收入。
得益于‘镜湖乳业’的庞大规模,国内包括蒙牛、伊犁和曙光等乳品企业纷纷在‘银杏新区’设立奶源生产基地,最终让这里变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牛奶生产基地。
↑返回顶部↑
300美元的售价,在全球火腿市场上也算是中高端产品,但是借助沃顿集团、沃尔玛超市的渠道,‘箫氏火腿’在全世界的知名度是越来越高。
至于那些纯手工制作,采用箫氏家族船用发酵方式生产的精品火腿,在市面上可不轻易能够见到,不仅是超过2000美元的售价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更是众多米其林三星餐厅疯狂抢购的结果。每年,箫氏家族出品的‘精品火腿’也就不到3000支,几乎每一次竞购,都会吸引众多高端餐厅出手争夺。
除了‘箫氏火腿’热销之外,‘箫氏美食’出品的各种肉制品、冷鲜肉以及各种美食加工品,在市面上都备受消费者的青睐。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长年有货车在‘银杏新区’排队等候,在第一时间把出厂的产品拉走。
林林总总各种产品汇聚起来,让‘箫氏美食’成为了‘镜湖集团’一个相当重要的收入来源,超过50亿rmb的营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除此之外,‘箫氏美食’也是打响了‘银杏山区’各种美食的招牌,带动了‘银杏新区’的食品加工产业,这已经成为了‘银杏新区’仅次于旅游服务业的支柱产业。
许多华夏知名食品企业纷纷在‘银杏新区’开设分厂,把这里出产的各种食材、原料加工成品,既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是增加了新区的税收。
如今,‘银杏新区’的食品工业园聚集了超过20家的食品加工企业,‘银杏新区’特产的野生菌、有机牛羊肉、有机家禽包括各种土特产,都在这里进行深加工之后,销往全国乃至全世界。
这些食品工业的发展也是催生了众多带有‘银杏新区’特色的网店,大量快递公司也是纷纷入驻,成为了这里的新兴产业。
总而言之,围绕着‘镜湖集团’庞大产业而衍生出来的产业链,让‘银杏新区’的经济发展拥有了极大的活力,这片曾经是华夏最贫困的地区,焕发出惊人的能量。
曾经有媒体、学者想要对‘银杏新区’的发展之路进行分析,试图为其他的地区找到相似的发展、脱贫道路,但是他们却发现‘银杏新区’的奇迹根本无法复制。
首先,要想找到和‘镜湖集团’一样的庞然大物就是一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整个华夏乃至全世界,就只有一个‘镜湖集团’。
以‘镜湖乳业’为例,它每天可以处理加工1000万公斤(10000吨)的鲜牛奶,生产出200万件液态奶或者100万罐奶粉的产品,是整个‘镜湖集团’最庞大的产业。
100万罐奶粉的出厂价超过3亿5000万rmb,每天都会有包括新鑫物流在内的数家物流公司的集装箱货车在‘镜湖乳业’的厂区排队装货,然后运往整个华夏地区。整个‘镜湖乳业’在2015年实现了销售收入1300亿rmb,虽然仅比去年增长不足20%,但是却也占到了‘镜湖集团’超过三分之二的销售收入。
得益于‘镜湖乳业’的庞大规模,国内包括蒙牛、伊犁和曙光等乳品企业纷纷在‘银杏新区’设立奶源生产基地,最终让这里变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牛奶生产基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