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章】 奖励方案(求订阅!)(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若是有人细心的话,就会发现身处滇西北地区的银杏村,平时最主要的交流语言居然不是方言,而是普通话,甚至英语!

  因为‘镜湖集团’的快速崛起,短期内‘银杏新区’涌入了超过五万新移民,这些新移民大多都来自于全国各地,接受过高等教育,因此滇西北土话慢慢地在日常交流之中减少了。此外,‘镜湖景区’在2011年接待了超过120万人次的国内外游客,为了规范接待,镜湖公司和银杏村村委会要求村民们尽可能地使用普通话。

  就这样,除了一些老人在私底下的交流还是原汁原味的滇西北土话之外,大部分村民开口就是带着椒盐味的普通话,至于一些接受能力强的孩子们,普通话和英文可标准了。

  虽然这样的变化冲淡了银杏村的一些传统,但是在萧风看来,有时候发展总是要付出一些代价。‘镜湖集团’的崛起过程之中,已经尽可能地避免对银杏村造成更多的冲击,但是有很多事情是无法避免的。

  不过,这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变化,不是吗?

  …… ……

  就在银杏新区各家企业、单位轮番宴请员工吃年饭的时候,‘镜湖集团’作为本地最大的企业,它的年饭安排、年终奖励方案,向来都是备受关注!

  平时,萧风很少插手集团的具体事务,但是在大派奖金的时候,他这个老板总是要出面亮相,刷一刷存在感的。

  为此,每年年底是萧风一年中最忙碌的时间,他得根据集团的利润水平以及家里人的意见,制定、修改年终奖励方案。

  前两年的时候,萧风的工作还显得较为轻松,但是今年就显得麻烦了许多,因为‘镜湖集团’已经变得很大了!

  现在,整个集团的员工总数顺利突破五位数,由此衍生的产业链更是影响到了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以及更多的家庭。这也是萧风被福布斯认为是‘实业家’的重要原因,当他的产业涉及到更多人群的时候,就能够拥有更多的影响力。

  在‘镜湖集团’之中,‘镜湖牧场’的员工算是最少的,不过也达到了惊人的1000人,主要的劳力都消耗在了挤奶车间里。还好牧场中广泛使用了大量的农业机械和自动化设备,提高了工作效率,要不然员工数量还得增加不少。

  ‘镜湖集团’之中的用工大户是‘萧家农场’,常年有超过3000名员工在照顾着农场的方方面面。这些农场员工要求学历比较低,大多都是来自于银杏村以及周边村寨的农民,这也是‘镜湖集团’、萧家加强和当地居民联系的重要途径。

  也正是这些农民的辛勤劳动,‘萧家农场’存栏的100万羽家禽、五千亩水域养殖项目、8000亩蔬菜种植基地、20平方公里的果园和10平方公里的蘑菇基地,才能够正常运转,为集团创造了大量的利润。

  因此,无论是如何重奖这些任劳任怨的农场工人,都不为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