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7章(1 / 2)
但是反观人家民营的心怡劝业银行,放出去的六千万贷款一分不少,连利息都足斤足两的收回来了。原本,心怡劝业银行都愁死了,生怕出了大漏子。现在好了,想不到心怡总部一个命令,事情竟然这么轻易的解决了。由此,心怡劝业银行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一句老话是富有绝对真理的——背靠大树好乘凉!
至于国有的建设银行,只能认栽。
当然,这只是一个代表性的缩影。站在稍高一个层次来看,清河市还有别的开发商欠建设银行的贷款,或者欠国有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的贷款。但是,事情都毫无冲突的解决了,解决方式和吴老板这边如出一辙。
而站在更高的层次,整个河东省,乃至于整个华夏,都出现了一场堪称轰轰烈烈的催债运动。除了某些房地产公司确实真的山穷水尽,但凡他们有一点点办法,都优先偿还了心怡旗下那些银行的贷款。总体而言,心怡系的银行在某些小范围内还是吃了点亏,但总的情况——竟然非但没有遭遇金融风险,反而保持了一定的盈利!
而另一边,那些国有银行放出去的贷款,却是一片接着一片的垮塌了!简直就像是倒下去的多米诺骨牌,一块接着一块,扶都扶不起来。
大面积的烂帐,使得几大国有银行坐立不安。危机,终于要演变成灾难了!
有人心疼,有人肉疼,有人头疼,有人蛋疼。
至少,总理和央行行长“戴掌柜”很心疼,也很头疼。当然,对于心怡集团这样一个玩儿法,总理和戴掌柜更加郁闷。
第1263章 苦憋的行长们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心怡集团催收自己放出去的贷款,合情、合理、合法。
但是,那些房地产商手中的贷款就那么多。蛋糕是固定的,你切走了一大块,别人就少得到一大块。心怡系银行收回了大量的贷款,就意味着国有几大银行能收回的更少!
所以,国有银行非但没有更好的应对这场危机,反而在心怡系银行的高效要账的同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这种形势岌岌可危,偏偏国有银行本身又根本无可奈何。
于是,这些银行们的头头儿当即使出了惯用的手段——有困难找政府!
不得不说,这是国有企业的一个弊病、通病、劣根性!自己有钱的时候,大手大脚肆无忌惮,甚至不顾国有企业的形象,也不顾社会公众的指责和质疑。甚至于政府都下令要求他们收敛了,他们还一味的我行我素。而一旦有了麻烦,他们又马上想到了政府的好处。
要奶吃的时候喊声“娘”,吃饱的时候喊声“娘个逼”,就是这种德性。
↑返回顶部↑
至于国有的建设银行,只能认栽。
当然,这只是一个代表性的缩影。站在稍高一个层次来看,清河市还有别的开发商欠建设银行的贷款,或者欠国有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的贷款。但是,事情都毫无冲突的解决了,解决方式和吴老板这边如出一辙。
而站在更高的层次,整个河东省,乃至于整个华夏,都出现了一场堪称轰轰烈烈的催债运动。除了某些房地产公司确实真的山穷水尽,但凡他们有一点点办法,都优先偿还了心怡旗下那些银行的贷款。总体而言,心怡系的银行在某些小范围内还是吃了点亏,但总的情况——竟然非但没有遭遇金融风险,反而保持了一定的盈利!
而另一边,那些国有银行放出去的贷款,却是一片接着一片的垮塌了!简直就像是倒下去的多米诺骨牌,一块接着一块,扶都扶不起来。
大面积的烂帐,使得几大国有银行坐立不安。危机,终于要演变成灾难了!
有人心疼,有人肉疼,有人头疼,有人蛋疼。
至少,总理和央行行长“戴掌柜”很心疼,也很头疼。当然,对于心怡集团这样一个玩儿法,总理和戴掌柜更加郁闷。
第1263章 苦憋的行长们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心怡集团催收自己放出去的贷款,合情、合理、合法。
但是,那些房地产商手中的贷款就那么多。蛋糕是固定的,你切走了一大块,别人就少得到一大块。心怡系银行收回了大量的贷款,就意味着国有几大银行能收回的更少!
所以,国有银行非但没有更好的应对这场危机,反而在心怡系银行的高效要账的同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这种形势岌岌可危,偏偏国有银行本身又根本无可奈何。
于是,这些银行们的头头儿当即使出了惯用的手段——有困难找政府!
不得不说,这是国有企业的一个弊病、通病、劣根性!自己有钱的时候,大手大脚肆无忌惮,甚至不顾国有企业的形象,也不顾社会公众的指责和质疑。甚至于政府都下令要求他们收敛了,他们还一味的我行我素。而一旦有了麻烦,他们又马上想到了政府的好处。
要奶吃的时候喊声“娘”,吃饱的时候喊声“娘个逼”,就是这种德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