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包子来历(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是,除了雷西华夸赞了一下高辉的大型包子之后,五人没有再有什么行动了,就算是雷西华本人也一样,他们的其他四人的眉头都皱在了一起,而雷西华本人却是无奈的在那里叹着气。

  看到眼前的情况,高辉立刻皱起了眉头,然后出言提醒道:“请五位评委品尝我的包子。”

  但面前的五人却是一动不动,还是没有拿起筷子来夹。

  更甚至杨志看也懒得看那包子一眼道:“把这包子拿下去,上下一道包子烹饪。”

  工作人员听到杨志的话,不由上来端走包子,可就在这时,高辉带着一脸愤怒的神情对面前的杨志大喝道:“等一下!你们连我们的包子都还没有吃,凭什么把我的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包子端走?这对我不公平。”

  杨志并没有说话,就这么看着高辉,淡淡的问道:“你说叫包子?”

  “包子自然是一种面点食物,由面粉、酵母以及馅料做成的。”高辉自以为是说道。

  杨志摇了摇头道:“包子的确是一种面点食物不错,但它还有另一名字,名为馒头。”

  “相传三国时期,蜀国诸葛亮率兵攻打南蛮,七擒七纵蛮将孟获,使孟获终于臣服。诸葛亮班师回朝,途中必须经过泸水,军队车马准备渡江时,突然狂风大作,浪击千尺,鬼哭狼嚎,大军无法渡江。”

  “此时诸葛亮召来孟获问明原因,原来,两军交战,阵亡将士无法返回故里与家人团聚,故在此江上兴风作浪,阻挠众将士回程。大军若要渡江,必须用49颗蛮军的人头祭江,方可风平浪静。”

  “诸葛亮心想:两军交战死伤难免,岂能再杀49条人命?他想到这儿,遂生一计,即命厨子以米面为皮,内包黑牛白羊之肉,捏塑出49颗人头。然后,陈设香案,洒酒祭江,馒头与蛮头同音,从此,在民间才有了“馒头“一说。”

  听到杨志的话,高辉不由撇了撇嘴角说道:“那又怎么样?这与我做的包子有什么关系?”

  “因为你做的根本不算是包子,虽然做法与包子的方式一样,但包子的大小是有一定规定的,那这样的包子只能吃里面的馅料,却无法真正连皮带肉一起吃下去。”

  说到这,杨志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包子的真正美味在与包子皮与馅料的适当搭配,你有馅无皮,那样的包子就已经不是包子了,所以我们根本不用去品尝你的包子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高辉一直是学西餐的,虽然也知道包子的做法,却根本没有想到这做包子还有如此多的道道,杨志的一翻话立刻令他不知道怎么去回答,他说的的确没错,包子最重要斥是包子皮与包子馅料两者相结合之间的美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