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2 / 4)
卫旭看着毕岚的眼睛说:“其实,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智商只是中等,并不聪明,甚至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点呆,有点笨拙的孩子,所以我一直希望勤能补拙,一道题别人做一遍,我就做三遍。而且笨鸟先飞,所以我就往前赶一点吧,初中毕业那个暑假,我自习看完了高中所有的数理化课程。上大学后,我知道数学功底对我这个专业的重要性,就定了个目标,除了自己专业外,另外再修完数学系所有的课程。我不求一口气把所有的课修完,我每学期就多修一到两门数学课,但是从不间断,也从不放弃。因为我并非智力超群,天资过人,所以不得不比别人多走一步,我只能付出我的时间。”
毕岚情不自禁的握了一下卫旭的手:“我明白你的意思。哎,你这人,倒是挺有美国精神。老美就特别推崇这种:做一件事,确定目标后,全身心投入,能持之以恒,并能最终看见成效——说明你确实在付出不是在瞎编乱造。”
“比如说吧,我申请大学的时候,小提琴给我挣了很多特长分,我一直在奥斯丁市少年乐队里拉首席,我的简历上写着三岁学琴,每天拉半个小时,16年不曾间断,然后下面是我参加各种演出,比赛的获奖记录,其实这些都是业余组的,跟专业比,简直不值得一晒,但是老美不这么看,他们看见的是你16年持之以恒的做一件事,而且做的有一定的成效和定论,于是他们相信你做别的事,也会持之以恒,也会有一定的成绩。”
“其实老美的公司也是这么来挑选员工的,像高盛之类的公司,他们从数学、物理,甚至化学、人文招了那么多跟金融风马牛不相及的名校博士,然后训练他们做投资,就是因为他们认为一个人能从小学读到博士毕业,而且读得那么好,就说明了1.他们的智商正常,有学习的能力。2,他们能专心,有毅力,能坚持。他们要的就是这两点。”
“我怀疑这两点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选拔人才标准。远的比如我国的科举制度,你说考八卦文有什么实用性吗?恐怕没有吧。近的比如中国的饱受抨击的高考制度,说什么把中国孩子培养得高分低能。切,你能力那么强怎么连个高分都拿不到。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考试制度,都是为了检验两个标准:1.制度规定了什么,你就能适应什么。这是第一重要的,你必须能适应这个社会的标准,而不是这个社会的标准要来适应你。2.你能为你的目标持久不懈的努力,并且达到社会的最低选取标准。”
卫旭笑了起来:“你真是个以成败论英雄者啊,够功利。”
毕岚笑:“不以成败论英雄,那以什么论英雄?以你的吹嘘,以你的在空中画的大饼?你说自己聪明,却连个大学都考不上,你的智商从何体现?你说你怎么怎么能干,只是找不到人赏识你,没人给你机遇,如果你连个相信你有才,愿意为你投资的人都找不到,如果你连个机会都创造不了,那就足以说明你确实无能。你说你优秀你有才,那就证明啊,无论是高学历,高收入,还是高职位,你拿一样出来啊。最讨厌那种夸夸其谈的人了,最烦听怀才不遇的吊丝们的千万条失败理由。你穷,你失败,就足以说明你要么笨,要么懒,要么both。”
卫旭无奈,摇摇头,笑:“我终于见识美帝国主义者的真面目了,够冷血,够残酷,够没同情心。”
卫旭忽然注意到,车已经到站了,两人却只顾说话忘了下车。卫旭猛的跳起来,拉起毕岚的手就跑,两人刚跳出地铁,门就在毕岚身后合拢,差点夹住了她羽绒服背后的帽子。
毕岚被卫旭拖着跑,一下子煞不住脚,撞进了卫旭怀里,卫旭伸手搂住了她。毕岚抬头,两人相视,忽然一起大笑。卫旭此刻还抓着毕岚的手,有心想拉着不放,过了两秒,还是缺乏勇气,讪讪的松开站开。毕岚忽然一笑,把手套拉下来,把手塞在卫旭手里:“我手指头都要冻僵了,你给我捂手。”
卫旭脸一下子红了,握住毕岚的手,有一两秒说不出话来。
过了会,两人手拉手的走出地铁站。卫旭在车站边的店里买了束鲜花,买了个果篮。
毕岚皱皱眉头:“春节拜年,带这点不够吧。再买两瓶葡萄酒,两盒巧克力。”
卫旭脸色微红,毕岚一笑,挑了两瓶进口葡萄酒和名牌巧克力,掏出皮夹付款。
卫旭小声说:“我下个月发工资了还你。”
↑返回顶部↑
毕岚情不自禁的握了一下卫旭的手:“我明白你的意思。哎,你这人,倒是挺有美国精神。老美就特别推崇这种:做一件事,确定目标后,全身心投入,能持之以恒,并能最终看见成效——说明你确实在付出不是在瞎编乱造。”
“比如说吧,我申请大学的时候,小提琴给我挣了很多特长分,我一直在奥斯丁市少年乐队里拉首席,我的简历上写着三岁学琴,每天拉半个小时,16年不曾间断,然后下面是我参加各种演出,比赛的获奖记录,其实这些都是业余组的,跟专业比,简直不值得一晒,但是老美不这么看,他们看见的是你16年持之以恒的做一件事,而且做的有一定的成效和定论,于是他们相信你做别的事,也会持之以恒,也会有一定的成绩。”
“其实老美的公司也是这么来挑选员工的,像高盛之类的公司,他们从数学、物理,甚至化学、人文招了那么多跟金融风马牛不相及的名校博士,然后训练他们做投资,就是因为他们认为一个人能从小学读到博士毕业,而且读得那么好,就说明了1.他们的智商正常,有学习的能力。2,他们能专心,有毅力,能坚持。他们要的就是这两点。”
“我怀疑这两点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选拔人才标准。远的比如我国的科举制度,你说考八卦文有什么实用性吗?恐怕没有吧。近的比如中国的饱受抨击的高考制度,说什么把中国孩子培养得高分低能。切,你能力那么强怎么连个高分都拿不到。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考试制度,都是为了检验两个标准:1.制度规定了什么,你就能适应什么。这是第一重要的,你必须能适应这个社会的标准,而不是这个社会的标准要来适应你。2.你能为你的目标持久不懈的努力,并且达到社会的最低选取标准。”
卫旭笑了起来:“你真是个以成败论英雄者啊,够功利。”
毕岚笑:“不以成败论英雄,那以什么论英雄?以你的吹嘘,以你的在空中画的大饼?你说自己聪明,却连个大学都考不上,你的智商从何体现?你说你怎么怎么能干,只是找不到人赏识你,没人给你机遇,如果你连个相信你有才,愿意为你投资的人都找不到,如果你连个机会都创造不了,那就足以说明你确实无能。你说你优秀你有才,那就证明啊,无论是高学历,高收入,还是高职位,你拿一样出来啊。最讨厌那种夸夸其谈的人了,最烦听怀才不遇的吊丝们的千万条失败理由。你穷,你失败,就足以说明你要么笨,要么懒,要么both。”
卫旭无奈,摇摇头,笑:“我终于见识美帝国主义者的真面目了,够冷血,够残酷,够没同情心。”
卫旭忽然注意到,车已经到站了,两人却只顾说话忘了下车。卫旭猛的跳起来,拉起毕岚的手就跑,两人刚跳出地铁,门就在毕岚身后合拢,差点夹住了她羽绒服背后的帽子。
毕岚被卫旭拖着跑,一下子煞不住脚,撞进了卫旭怀里,卫旭伸手搂住了她。毕岚抬头,两人相视,忽然一起大笑。卫旭此刻还抓着毕岚的手,有心想拉着不放,过了两秒,还是缺乏勇气,讪讪的松开站开。毕岚忽然一笑,把手套拉下来,把手塞在卫旭手里:“我手指头都要冻僵了,你给我捂手。”
卫旭脸一下子红了,握住毕岚的手,有一两秒说不出话来。
过了会,两人手拉手的走出地铁站。卫旭在车站边的店里买了束鲜花,买了个果篮。
毕岚皱皱眉头:“春节拜年,带这点不够吧。再买两瓶葡萄酒,两盒巧克力。”
卫旭脸色微红,毕岚一笑,挑了两瓶进口葡萄酒和名牌巧克力,掏出皮夹付款。
卫旭小声说:“我下个月发工资了还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