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封侯(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他留下来的后妃,也各有安排。无子嗣者在太庙出家为尼,有成年皇子者跟随皇子前往封地就藩。其余人等,比照先帝惯例。

  因有了这两年的平稳过渡期,朝局稳定,逆贼伏诛。庆隆帝也没有再多别的嘱咐,再留下了一道处置汝阳王的圣旨。

  更多的封赏,将留给太子登基之后进行。

  范翰林在书案上运笔如飞,一道又一道圣旨被他草拟出来。他不愧是两榜进士,典故文章信手拈来,只略略打了腹稿,也未见他做过修改,辞藻端丽庄重,挥笔而成。

  待庆隆帝看过,由吴光启加盖玉玺、朱自厚加盖用印,内常侍将圣旨制好,收集起来。

  在殿中,圣旨就像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被生产出来。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庆隆帝将武正翔封为武安侯,三代之后降等袭爵,并允他自立门户,赏赐京中府邸一座。同时,免去骁骑卫指挥使一职,晋其三品云麾将军为二品大都督虚衔。

  武正翔领旨谢恩。

  这是庆隆帝对他的一片拳拳爱护之心。

  这两年多来,庆隆帝和太子的相处比前面二十多年都要紧密。看出了他表面宽仁,内心多疑的脾性。

  只不过,对帝王来说,多疑并不是什么坏事。要紧的是,他具备治国驭下的才能。

  庆隆帝看得清楚,以太子的能力,治理一个太平盛世不是什么难事。但论阴谋诡道,他则大大不如。莫说是卫明尘和武正翔二人,昭阳公主也比他强上许多。

  但是,堂堂帝王,何须习这诡道?

  所以庆隆帝才制定了计策,将卫明尘一举成擒,至少可保接下来高芒百年安稳。

  这其中唯一对不住的,就是武正翔了。但这件事,也只有武正翔才能和他配合默契,到最后的大获全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