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计划没有变化快(3 / 4)
更不要说,还有北边的薛延陀。
李牧不敢怠慢,一面飞鸽传书给李世民,另一面也赶紧通知留守的百官,来到东宫商议此事。
等不及李世民的决断了,消息一来一回,至少也是半个月的时间。而定襄那边传过来消息,一个来回也要十天。若等消息再行动,消息来的时候,就已经太晚了。
如果真是最糟糕的情况,西突厥挥军东进,谁也帮不了定襄。唯有组织现有的力量,想办法驰援定襄才行。
李牧当即没有了迟疑,第一个命令便是亲自接手了东城兵工厂,督工制作火药。同时,李牧还让李承乾下旨,调拨蜀州兵马两万驰援定襄,防备西突厥动向。
他还修书一封给他的老丈人,如今的高昌国主张勋,让他联络西域诸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向定襄都护府靠拢。定襄周围种的都是土豆,粮食肯定是不成问题。现在缺的是人,心向大唐的人。
……
李世民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六天之后了。看到纸条上的字,李世民久久沉默不语,看到他脸色变了,长孙无忌等人也都预感到不妙。李世民呆坐半晌,才把纸条递给长孙无忌等人传阅。
“泥孰死了……”
纸条上只有寥寥数语,但却无异于是一个炸雷。在出兵之前,李世民不止一次找重臣商议事情,其中关于西突厥,就讨论了不止二十次。多数人都认为,与西突厥缔结兄弟之盟,是大唐可以放手东征的基础。以泥孰表现出来的恭顺,大唐在征伐高句丽的时候,他背后捅刀子的概率几乎为零。
但谁能想到,泥孰会死了?
现在他怎么死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已经死了。西突厥内部,对大唐抱有敌视者不在少数。上一次西突厥东进,差点就让大唐有了亡国之危。如今大唐一半的精兵,都在辽东。若此时西突厥进犯,这些兵马就算插上翅膀也飞不回去啊!
李世民喃喃道:“难道要我效法隋炀帝,虎头蛇尾地撤兵么?”
李靖沉默不语,也不知在想什么。其他人也议论纷纷,争论不出个所以然了。长孙无忌心急如焚,他想控制自己,不要表现出焦急来。但他实在是控制不住了,长孙家的势力,根本,都在陇右。攻灭了吐谷浑之后,为了开采盐矿,长孙家又派了大批子弟和劳工进驻了青海湖畔。
这些区域,都是西突厥东进的必经之路。不止是长孙家如此,如今大唐的勋贵们,多数都是陇右出身,他们的身家性命,他们的祖宗牌位,如今也都在陇右呢。眼瞅着老家都要被端了,怎能让他们不着急?
↑返回顶部↑
李牧不敢怠慢,一面飞鸽传书给李世民,另一面也赶紧通知留守的百官,来到东宫商议此事。
等不及李世民的决断了,消息一来一回,至少也是半个月的时间。而定襄那边传过来消息,一个来回也要十天。若等消息再行动,消息来的时候,就已经太晚了。
如果真是最糟糕的情况,西突厥挥军东进,谁也帮不了定襄。唯有组织现有的力量,想办法驰援定襄才行。
李牧当即没有了迟疑,第一个命令便是亲自接手了东城兵工厂,督工制作火药。同时,李牧还让李承乾下旨,调拨蜀州兵马两万驰援定襄,防备西突厥动向。
他还修书一封给他的老丈人,如今的高昌国主张勋,让他联络西域诸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向定襄都护府靠拢。定襄周围种的都是土豆,粮食肯定是不成问题。现在缺的是人,心向大唐的人。
……
李世民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六天之后了。看到纸条上的字,李世民久久沉默不语,看到他脸色变了,长孙无忌等人也都预感到不妙。李世民呆坐半晌,才把纸条递给长孙无忌等人传阅。
“泥孰死了……”
纸条上只有寥寥数语,但却无异于是一个炸雷。在出兵之前,李世民不止一次找重臣商议事情,其中关于西突厥,就讨论了不止二十次。多数人都认为,与西突厥缔结兄弟之盟,是大唐可以放手东征的基础。以泥孰表现出来的恭顺,大唐在征伐高句丽的时候,他背后捅刀子的概率几乎为零。
但谁能想到,泥孰会死了?
现在他怎么死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已经死了。西突厥内部,对大唐抱有敌视者不在少数。上一次西突厥东进,差点就让大唐有了亡国之危。如今大唐一半的精兵,都在辽东。若此时西突厥进犯,这些兵马就算插上翅膀也飞不回去啊!
李世民喃喃道:“难道要我效法隋炀帝,虎头蛇尾地撤兵么?”
李靖沉默不语,也不知在想什么。其他人也议论纷纷,争论不出个所以然了。长孙无忌心急如焚,他想控制自己,不要表现出焦急来。但他实在是控制不住了,长孙家的势力,根本,都在陇右。攻灭了吐谷浑之后,为了开采盐矿,长孙家又派了大批子弟和劳工进驻了青海湖畔。
这些区域,都是西突厥东进的必经之路。不止是长孙家如此,如今大唐的勋贵们,多数都是陇右出身,他们的身家性命,他们的祖宗牌位,如今也都在陇右呢。眼瞅着老家都要被端了,怎能让他们不着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