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通货紧缩(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缺钱?”秦怀道不能理解,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正是缺钱。”李牧也不绕弯子,直截了当地说道:“你刚才说起的所有事情,其实都距离百姓很远。买卖,交易,股票,等等都不是老百姓能参与其中的。咱们大唐如今百废待兴,实则老百姓的手里都没有什么钱,百姓之间的交易,大部分还是以物易物。你收的商税,可收不到他们的头上,这也是我为了要大力推行商税的原因。从事商业活动,得利数倍,朝廷不收他们的税,去收老百姓的税,岂不是越富越富,越贫越贫么?”

  “我说这些,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你下到村落去看一看,村民之间的交易是什么样的,我家有多出来的鸡蛋,拿来换你家织出来的布,或者我用替你干几天活儿,换你给我编个筐……会有这样的事情,一来是村民确实没有钱,再者,他们有钱也不愿意花。”

  “为什么不愿意花呢?”秦怀道理解不了,纳闷道:“赚钱不就是为了花的么?他们赚到钱,也不愿意花?”

  “因为铜钱越攒越值钱,花钱干什么,能以物易物的,就以物易物,铜钱攒起来坐等升值不好么?”

  这又是秦怀道的一个理解盲区了,连忙讨教:“徒儿不明白,恩师,为何铜钱能够升值?”

  “因为,首先铜钱是货币,再者,铜钱稀少,而且越来越少。”

  秦怀道又不明白了,道:“恩师,铜钱怎会越来越少呢?历代朝廷,都会开采铜矿,或多或少,总量应该是增加的才对,怎么会更少呢?”

  “我来问你。”李牧并不解释,而是选择了提问的方式:“交易在什么人之间进行?”

  “商贾,世家,士族,门阀,按照恩师刚刚的说法,交易大部分都是在这些人之间进行。”

  “那我再来问你,一个家族,从士族,到世家,到望族,到门阀,如何完成这个过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不是财富的累积?”

  “是……”秦怀道恍然,道:“恩师的意思是,这些门阀世家,他们把铜钱都贮存起来了?”

  “对,给你举个例子。比方说,市场有十头牛,一万贯,那么每一头牛就价值一千贯。现在有人把五千贯存在了地窖里,市场上就只有五千贯了,那么一头牛就价值五百贯。换言之,从前你用一千贯买一头牛,现在五百贯就能买一头牛。一贯钱的购买力是原来的两倍,这样算来,是不是铜钱就更值钱了?”

  “老百姓贮藏铜钱,也是一样的道理。他们可能想的没有这么深奥,但他们有自己笨聪明,能总结出规律来。有了钱就存起来以后花,这样稳赚不赔。如此一来,市场上的铜钱更加稀少,交易更难完成,铜钱也越来越值钱,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商业怎么能发展起来?”

  李牧叹了口气,道:“大唐整体的商业繁荣,不是一个城池两个城池的兴旺就可以的,而是需要体现一个整体性。现在这个国家不是没有钱,而是钱都被藏了起来。想要商业繁荣,就得让这些被藏起来的钱,重见天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