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兵临城下(3 / 6)
众人对望了一样,唐绍仪最后说道:“复生,我认为9成以上是可信的。”
“葛副总理的意思呢?”
“报告大总统,国安的报告是我亲自核实再核实的,由关东州特派组组长亲自汇报,可信性在95%以上!”葛洪义太了解秦时竹了,知道他在想什么。
“那么,我们就把它当成是真的。”秦时竹道,“我不怀疑前线将士们的战斗力,也不怀疑收回关东州的必要性、正义性,我所考虑的是,跳开关东州这个局面,会不会对我们带来更大的问题?比如说,外交方面……”
“前天,朱尔典来拜访了卑职。”外交总长陆征祥道,“英国人的言语虽然隐晦,但还是明白无误表达了对我国外交政策的担心,特别是收回4个日租界后,对英国方面的压力陡然升高,认为中国很有可能凭借目前较为优越的地理态势和政治格局破坏租界的地位,特别是会动用武力改变租界现状。美国、法国、德国等都表示了类似的担心,当然,美国与英法等国是不同的,美国人公开表示,只要我国继续坚持门户开放政策,即便不设立租界也是可以的,但是有个前提,即所有国家的在华租界都要取消,而不能光取消美租界,这样才称得上公平。”
“废话!”杨度便骂了出来,“这不是假惺惺么?”英法等国是绝不肯放弃租界及其特殊地位的,美国人的表态无非就是做个高姿态而已。这一点还不如德国人来得可爱——德国方面便公然表示,愿意有条件放弃租界,只要中国加入同盟国阵营对英法宣战,德国便愿意放弃在华特殊权益,而且,英法等国在华的特殊权益自然随之消解。听上去很诱人,可那得打赢了才行——偏偏德国人赢不了,所以,这也是空话。
“租界问题各国如此关心,如果我们这次非但把日本在华租界全部收回,便连租借地也要一并收回的话,那么对各国的震动是非常重大的。”秦时竹斟酌着语句,“虽然,从日本此次与我国的冲突来看,就是实质上的战争,但双方既然没有明确宣战,英美等国便乐得装糊涂,可一旦撕破脸皮,公然宣战,事情恐怕便不是如此轻松便能对付的。到那个时候,英美不但不会同情我国,反而因为我们收回租界的举动对他们也是一个威慑而抱有疑虑的态度。退一步来说,就算现在因为欧战两不相帮,将来也未尝不会秋后算账。”
唐绍仪道:“此次收回日本的租界,完全是突发事件,是事出有因,没有日本当局的骄横跋扈与不法行为,本来只是东北一隅的事情,现在却扩充到全国了。兄弟以为,总统的话老成谋国,收不收是一回事,收多少是另一回事,收谁的更是可以坐下来讨论。”
“总统的愿望,各处租界、租借地是必然要全部收回的,从德国收了胶州,成绩已经不小,再把4个租界收回来,亦是惊人之举——换而言之,倒不必着急一时,便让日本再管几年,又有何妨?”葛洪义笑道,“当然,4个租界是一定要收回的,这会小日本在山东、在辽阳和我们干了两场,不和他讨要点利钱怎么行?”
“可是,关东州局势如此,不收回来心里着实不甘心。”张绍曾言语间颇为动容,“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将来要收回关东州,代价可不是今天这般了。”
“那台湾与澎湖何如?”这又是一个难题,哪怕收回了关东州,中日之间还存在着澎湖与台湾这个死结无法打开,如果说关东州可以依靠陆军收回,那么台湾和澎湖至少目前是没有指望了,秦时竹的话不错,将来还要继续和日本算账,有些账目为什么要急于在一时算清呢?
“这……”张绍曾愣了一下,“总统这么说,道理也是十分充足的,只是具体的操作,卑职却觉得困难不小。国内是一个方面,民众若是知道关东州的实际情况,必然谓政府软弱,对总统和政府形象不利;国防军又是另一方面,前线数万将士,怀报国智勇,同仇敌忾,如果攻打不下,自然是无话可说,可如果眼睁睁看着能够夺取而不夺取,士气也有打击;国外又是一个方面,日本自不必说,到现在还没有和谈诚意,可见是硬撑着不肯认输,英美因为我国收回租界的缘故,也多有戒心——反正都是戒心,多收一个少收一个没有本质区别!”
“想不到一贯是老实人的敬舆,到了这个关口居然也是锱铢必较。”秦时竹打趣着张绍曾,其他人都是一脸笑意,战区指挥部各大佬返回前线后,作为军方代表的张绍曾便顶在了第一线。
他自己也笑了:“为国家主权,自然是锱铢必较,更何况咱们面对的是小日本,天底下最不讲道理的国家,不和他计较那真是便宜他了。”
众人更是大笑,秦时竹原来那句出名的概括当真是一点不错——留美的亲美,留日的反日,越是日本器重、在日本学有所成的人物,反日情结愈见暴烈!当初赫赫有名的士官三杰,在平素众人的眼里都是温文尔雅,可一旦话题扯到日本,那就不是简单的咬牙切齿,可见仇恨之深。
↑返回顶部↑
“葛副总理的意思呢?”
“报告大总统,国安的报告是我亲自核实再核实的,由关东州特派组组长亲自汇报,可信性在95%以上!”葛洪义太了解秦时竹了,知道他在想什么。
“那么,我们就把它当成是真的。”秦时竹道,“我不怀疑前线将士们的战斗力,也不怀疑收回关东州的必要性、正义性,我所考虑的是,跳开关东州这个局面,会不会对我们带来更大的问题?比如说,外交方面……”
“前天,朱尔典来拜访了卑职。”外交总长陆征祥道,“英国人的言语虽然隐晦,但还是明白无误表达了对我国外交政策的担心,特别是收回4个日租界后,对英国方面的压力陡然升高,认为中国很有可能凭借目前较为优越的地理态势和政治格局破坏租界的地位,特别是会动用武力改变租界现状。美国、法国、德国等都表示了类似的担心,当然,美国与英法等国是不同的,美国人公开表示,只要我国继续坚持门户开放政策,即便不设立租界也是可以的,但是有个前提,即所有国家的在华租界都要取消,而不能光取消美租界,这样才称得上公平。”
“废话!”杨度便骂了出来,“这不是假惺惺么?”英法等国是绝不肯放弃租界及其特殊地位的,美国人的表态无非就是做个高姿态而已。这一点还不如德国人来得可爱——德国方面便公然表示,愿意有条件放弃租界,只要中国加入同盟国阵营对英法宣战,德国便愿意放弃在华特殊权益,而且,英法等国在华的特殊权益自然随之消解。听上去很诱人,可那得打赢了才行——偏偏德国人赢不了,所以,这也是空话。
“租界问题各国如此关心,如果我们这次非但把日本在华租界全部收回,便连租借地也要一并收回的话,那么对各国的震动是非常重大的。”秦时竹斟酌着语句,“虽然,从日本此次与我国的冲突来看,就是实质上的战争,但双方既然没有明确宣战,英美等国便乐得装糊涂,可一旦撕破脸皮,公然宣战,事情恐怕便不是如此轻松便能对付的。到那个时候,英美不但不会同情我国,反而因为我们收回租界的举动对他们也是一个威慑而抱有疑虑的态度。退一步来说,就算现在因为欧战两不相帮,将来也未尝不会秋后算账。”
唐绍仪道:“此次收回日本的租界,完全是突发事件,是事出有因,没有日本当局的骄横跋扈与不法行为,本来只是东北一隅的事情,现在却扩充到全国了。兄弟以为,总统的话老成谋国,收不收是一回事,收多少是另一回事,收谁的更是可以坐下来讨论。”
“总统的愿望,各处租界、租借地是必然要全部收回的,从德国收了胶州,成绩已经不小,再把4个租界收回来,亦是惊人之举——换而言之,倒不必着急一时,便让日本再管几年,又有何妨?”葛洪义笑道,“当然,4个租界是一定要收回的,这会小日本在山东、在辽阳和我们干了两场,不和他讨要点利钱怎么行?”
“可是,关东州局势如此,不收回来心里着实不甘心。”张绍曾言语间颇为动容,“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将来要收回关东州,代价可不是今天这般了。”
“那台湾与澎湖何如?”这又是一个难题,哪怕收回了关东州,中日之间还存在着澎湖与台湾这个死结无法打开,如果说关东州可以依靠陆军收回,那么台湾和澎湖至少目前是没有指望了,秦时竹的话不错,将来还要继续和日本算账,有些账目为什么要急于在一时算清呢?
“这……”张绍曾愣了一下,“总统这么说,道理也是十分充足的,只是具体的操作,卑职却觉得困难不小。国内是一个方面,民众若是知道关东州的实际情况,必然谓政府软弱,对总统和政府形象不利;国防军又是另一方面,前线数万将士,怀报国智勇,同仇敌忾,如果攻打不下,自然是无话可说,可如果眼睁睁看着能够夺取而不夺取,士气也有打击;国外又是一个方面,日本自不必说,到现在还没有和谈诚意,可见是硬撑着不肯认输,英美因为我国收回租界的缘故,也多有戒心——反正都是戒心,多收一个少收一个没有本质区别!”
“想不到一贯是老实人的敬舆,到了这个关口居然也是锱铢必较。”秦时竹打趣着张绍曾,其他人都是一脸笑意,战区指挥部各大佬返回前线后,作为军方代表的张绍曾便顶在了第一线。
他自己也笑了:“为国家主权,自然是锱铢必较,更何况咱们面对的是小日本,天底下最不讲道理的国家,不和他计较那真是便宜他了。”
众人更是大笑,秦时竹原来那句出名的概括当真是一点不错——留美的亲美,留日的反日,越是日本器重、在日本学有所成的人物,反日情结愈见暴烈!当初赫赫有名的士官三杰,在平素众人的眼里都是温文尔雅,可一旦话题扯到日本,那就不是简单的咬牙切齿,可见仇恨之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