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复国运动(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金日成不是没有想过投奔一支幸存下来的抗日组织,对其加以改造并壮大,但考虑再三,特别是经过详细了解,他还是选择了白手起家。第一,这些抗日组织多数脱胎于旧时的江湖帮会或土匪,痞气太重,不是成熟的政治组织,改造相对困难,只有利用的价值;第二,现存的抗日组织已构成了相对封闭的小圈子,作为外来户的金日成要想得到他们的认可,非需要很长时间不可,离葛洪义所提出的,‘掌握朝鲜独立运动领导权,担当复国运动总领袖’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第三,金日成深知,中国方面的援助和支援是建立在对他信任的基础上,如果他不能拉起一支队伍证明自己的能力,这种支援恐怕不太容易获得,老板虽然看重往日的情义,但首先是要会办事的人。

  为此,他辛辛苦苦拉起了队伍,依托明中山作为根据地展开训练和组建,这里每一个队员都是他亲自挑选的,无不是和日寇有着血海深仇的年轻后生,他时刻牢记着葛洪义告诫的那句话:“在事业开始的时候,在你还比较脆弱的时候,一定要格外慎重、小心,不要因为一个小的疏忽而耽误了复国大业。人手不足,可以慢慢招揽;物资不足,可以慢慢囤积。失败,特别是覆灭性的失败将是对独立事业的重大打击,一定要避免。”鉴于腾龙社内部本身曾经爆发过的日本间谍案,他是慎之又慎,对每一个成员的挑选都经历了长时间的考察。很快,腾龙社方面通过商船给他偷运了一小部分枪支和弹药,并且转告他,部队暂时以训练为主,不要出去招惹是非,重在长远而不是一时的风头。

  经过半年多的蛰伏和整训,金日成终于带出了一支相对精干的队伍——复国军,整支队伍大约由80余人组成,系统地接受了步兵操练和游击战术训练,甚至金日成还仿效秦时竹当年的举动,在复国军之外建立了朝鲜独立党,以“驱逐日寇、光复朝鲜”为号召吸收党员,培养后备干部,由他自任书记。对于中国护国战争的成功,秦时竹等北疆领导人出任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消息,他感到非常兴奋。这不仅意味着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意味着朝鲜的独立事业将获得来自中国更大的支援。(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