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外汇大战(2 / 4)
1800万的单子呼啸而至,现场的投机客大惊失色,手头还有华元的,忙不迭挂单,1.25,1.26,1.27……短短十分钟,数字就被砸到了1.30,甚至于还有源源不断的抛盘涌出来。
11号包厢猜测的不错,中央银行的日元储备此时已剩下了不到400万(严格说来,此时中央银行并无外汇储备,这些资金都是各国提供给中国的大借款中尚未使用的部分)。周先生眉头一皱,再次要通了电话,他不断地提醒自己,虽然形势紧张,但千万不能紧张。
“将215万英镑全部兑成日元抛出去……”
“哗”风头转向,汇丰、花旗手忙脚乱,虽然特别国债的决议才刚刚得到内阁通过尚未准备就绪,但眼下形势紧迫,已顾不得那么多了。汇丰和花旗为了稳定英镑汇率、保证英镑信誉,不得不将刚才回笼的日元再度抛出去承接英镑,215万英镑换成日元差不多有2000万之巨。随着央行的举动,手中持有英镑的投机客也慌乱起来,英镑卖盘稳步增长,逼得英美势力连连吃进。
“很好,1.299,2000万!”周先生看准时机,重新将注意力转移到日元兑华元的战场上。此时的外汇和金融交易还不似后世那样有众多的衍生和对冲品种,尚无法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但硬碰硬的对决也让人更为专注。
“这个混蛋哪里搞来那么多英镑?”11号包厢中原本稳稳当当抽雪茄的家伙愤怒了,操起电话就吼道,“以刚才收回的英镑为抵押,向各大银行、钱庄拆借1500万华元!我倒要看看,你究竟还有多少英镑?”
“查理先生,最新电报!”
“什么?”抽雪茄者差点没背过气去,电报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中国中央银行决定,为稳定金融市场、保持货币平衡,自今日上午十时起上调银行业同业拆借利率。”一看增幅,乖乖,100%。再看时间,正好是十点十分。
包厢里的电话此起彼伏,一副忙碌景象,黑板上的小数字也随之上蹿下跳,在2000万的大单示范下,看多人士鼓起勇气,一举将华元汇率推高到1.21的水平,并且还显示有源源不断的买单买入。
怎么办?面对100%的增幅,面对功败垂成的可能,面对成功后巨额利润的诱惑,11号包厢经过紧急商议,还是决定再举买入,只要打垮华元,这点小小的拆借利息算得了什么呢?
“当当当!”中午休市的锣声敲响了,角力的双方带着问号和信心进入了中场休息。
嘀嘀哒……嘀哒哒,随着电报收发员清脆的敲击声,一封封电报从天南海北汇来,通过交易所的分拣系统送到每一个客户手上。
“周先生,您的电报!”
“好的……”拆开一看,上面明明白白地写着几个大字:“兄已返乡探亲,父母皆康健,勿挂!上海居大不易,万望保重。”
特派员一看落款,眉毛一扬,立即掏出随身携带的“中央银行工作人员纪律守则”开始翻阅起来,三分钟后,准确的电文浮现了出来,“昨夜中日海战,我军大胜,明山前线日军已成强弩之末,此消息将于下午两时公布,请予重视……”原来,这是一封密电,而解码字典却是特派员随身所携带的“纪律守则”,而解码口诀则在周先生的脑海中,这样即便别有用心的人截获电报或密码本,不知道其中规律也等于废纸一堆。
↑返回顶部↑
11号包厢猜测的不错,中央银行的日元储备此时已剩下了不到400万(严格说来,此时中央银行并无外汇储备,这些资金都是各国提供给中国的大借款中尚未使用的部分)。周先生眉头一皱,再次要通了电话,他不断地提醒自己,虽然形势紧张,但千万不能紧张。
“将215万英镑全部兑成日元抛出去……”
“哗”风头转向,汇丰、花旗手忙脚乱,虽然特别国债的决议才刚刚得到内阁通过尚未准备就绪,但眼下形势紧迫,已顾不得那么多了。汇丰和花旗为了稳定英镑汇率、保证英镑信誉,不得不将刚才回笼的日元再度抛出去承接英镑,215万英镑换成日元差不多有2000万之巨。随着央行的举动,手中持有英镑的投机客也慌乱起来,英镑卖盘稳步增长,逼得英美势力连连吃进。
“很好,1.299,2000万!”周先生看准时机,重新将注意力转移到日元兑华元的战场上。此时的外汇和金融交易还不似后世那样有众多的衍生和对冲品种,尚无法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但硬碰硬的对决也让人更为专注。
“这个混蛋哪里搞来那么多英镑?”11号包厢中原本稳稳当当抽雪茄的家伙愤怒了,操起电话就吼道,“以刚才收回的英镑为抵押,向各大银行、钱庄拆借1500万华元!我倒要看看,你究竟还有多少英镑?”
“查理先生,最新电报!”
“什么?”抽雪茄者差点没背过气去,电报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中国中央银行决定,为稳定金融市场、保持货币平衡,自今日上午十时起上调银行业同业拆借利率。”一看增幅,乖乖,100%。再看时间,正好是十点十分。
包厢里的电话此起彼伏,一副忙碌景象,黑板上的小数字也随之上蹿下跳,在2000万的大单示范下,看多人士鼓起勇气,一举将华元汇率推高到1.21的水平,并且还显示有源源不断的买单买入。
怎么办?面对100%的增幅,面对功败垂成的可能,面对成功后巨额利润的诱惑,11号包厢经过紧急商议,还是决定再举买入,只要打垮华元,这点小小的拆借利息算得了什么呢?
“当当当!”中午休市的锣声敲响了,角力的双方带着问号和信心进入了中场休息。
嘀嘀哒……嘀哒哒,随着电报收发员清脆的敲击声,一封封电报从天南海北汇来,通过交易所的分拣系统送到每一个客户手上。
“周先生,您的电报!”
“好的……”拆开一看,上面明明白白地写着几个大字:“兄已返乡探亲,父母皆康健,勿挂!上海居大不易,万望保重。”
特派员一看落款,眉毛一扬,立即掏出随身携带的“中央银行工作人员纪律守则”开始翻阅起来,三分钟后,准确的电文浮现了出来,“昨夜中日海战,我军大胜,明山前线日军已成强弩之末,此消息将于下午两时公布,请予重视……”原来,这是一封密电,而解码字典却是特派员随身所携带的“纪律守则”,而解码口诀则在周先生的脑海中,这样即便别有用心的人截获电报或密码本,不知道其中规律也等于废纸一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