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 中德建交(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2、有关庚子赔款退赔问题。德国鉴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为发展中德两国友好关系起见,愿意在适当、合理的基础上退还给中国一部分,以作为中德友好关系的发展基金,此基金由中德双方共同派员管理;

  3、德国同意近日尽快展开谈判,商讨承认中国事宜,德国愿意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4、贵国应聘请不少于1000名德国军官作为军队教官,应聘请不少于100名德国教授作为中国各大学的访问学者,应聘请不少于10名德国顾问作为政府的咨询官,以上人员聘请合同不少于5年,费用可以在发展基金中拨付,参照他们在德国的收入外加30%的远东补贴。中国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聘请要求,也可以更换人员,但不能削减人数。

  5、我方同意接受贵国每年1000名人员留学德国,无论是军事还是教育均可,已在德接受培训之人员可以计算在内,上述人员的一切费用由发展基金拨付,如果超过此数目,可以由双方友好协商后另行商定;

  6、倘若以上合计费用超过发展基金数目,应由中国方面根据实际差额部分支付;

  7、中国新近提出之一亿元可转股债券,德国极感兴趣,作为友好回报,希望中国完全将这一数目由德国承销;

  8、中国政府特别是大总统本人要亲自保证,在实质上保护德国商人和企业的在华利益优先权利(此条可不公开)

  9、德国方面愿意在今后与中国发展更为密切之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各方面往来。”

  “辛慈先生,不管是是否接受这些,我首先都要赞叹一声,贵国的效率是无与伦比的。”秦时竹微笑着说,“昨天回去,我召集了内阁商议对德方针,大家对形势比较乐观,不知道您是否愿意听一下比较正式的答复?”

  “当然,求之不得。”

  “第一、中德迅速谈判,建立外交关系;

  第二、德国仿效美国,将庚子赔款一半款项退还中国用于发展各项事业,这一点基本和您刚才的提议差不多,我方建议,以人民大学、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我国最优秀的三所大学作为人才选拔机构赴德国留学,学习各种科学,内容涵盖工程、化工、造船、医药、纺织、法政、教育等各个领域,可以先期在中国设立一年的留德预备基地,以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德语,尽快适应留学;

  第三、我方之一亿可转股债券拟定年息五厘,九八折交付,期限25年,前10年只付息不还本,后15年逐年还本付息,每年分两次偿付。10年后,中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提前偿还否,但无论提前多久,至少保证应偿付余下15年之足额本息,该债券无论交付还是偿付,都以当时实际汇率结算,我国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交通银行三家银行作为中方银行团参与。”

  “好极了,双方的立场基本没有差异,只剩下一些微不足道的分歧,总统先生,恕我冒昧,何时能展开正式谈判?”

  “我已命令外交部正式和贵国代表,也就是辛慈先生您展开会谈,等到中德正式建交的公报一发表,那一亿债券就是德国的了。不过……”秦时竹笑了笑,“公报若拖延发表,本总统不保证这一亿债券还属于德国,等会我还要会见美国公使,他也为此事而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