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护国肇始(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知道啦,知道啦。”夏海强一听都安排好了,高兴地像个孩子般手舞足蹈,秦时竹看他这副模样,只有报以苦笑。

  计划是制定了,讨袁的决策也有了,军事部署也搞定了,万事俱备,只欠发动,不过形式上的民主还是要走一下。想到这里,秦时竹不仅偷笑了一番,政府中几个主要官员如熊希龄等人都已让他派遣出去考察了,要通过决议,简直易如反掌,至于议会那边,也好说。九月一日啊九月一日,你快些来吧。

  南京城当然不会知道这个消息,他们还在苦战。由于老袁下了水陆夹攻的命令,刘冠雄命令海军海琛、应瑞、楚有3舰暗渡上游,直抵大胜关,不仅截断了南京与芜湖的联系,而且利用舰队炮火助陆军攻城,掩护北洋军从上游渡江。

  8月29日,冯军全力攻城,但讨袁军8师29团100余人,出敌不意,冲出仪风门,攻占宝塔桥,一直冲到幕府山下江岸处,距北军第7师司令部仅四五百米。敌人拼死抵抗,伤亡40余名,司令部被迫后撤。次日,北军完成了对南京城的包围。张勋、徐宝珍部攻朝阳门,北军第2师攻神策门、第5师攻太平门、第7师和第4师一部攻雨花台,第4师另一部扼守通向芜湖的要道。海军上游舰队不时攻清泉山、仪风门暨城内西南部,下游舰队日夕攻狮子山东西岸暨城东北部,南京的形势顿时险恶起来。

  但有人知道,形势就要发生大转折了……

  三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算短,联席会议确定方针后,就是各方面紧锣密鼓的部署了。会后,蓝天蔚和夏海强乘坐飞艇火速返回部队,张绍曾、张孝准和蒋方震等人在参谋部研究作战方案,秦时竹则和陆尚荣、何峰、周羽、葛洪义数人开会,继续统一思想。

  密室中,秦时竹缓缓地说:“此次讨袁,是我们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第一步,后果如何,完全需要我们自己承担。就军事角度而言,我并不担心,我只担心政治……”

  何峰点头说道:“这次你的决策,事先没有和我们几个商量,虽然你以前就说过要趁二次革命的机会发难,但眼下这么做是不是有些仓促?我们的军心、民心都还没有准备好,全国百姓也是渴望太平、反对战争的。”

  葛洪义插嘴道:“此次布置,老大事先和我还有大黑打过招呼,派突击队去劫持赵秉钧就是共同决策。从目前看来,我们并没有充足的准备,但反过来,袁世凯对我们也没有足够的应对,大家是扯平的,而我们本来起点和基础就要比他高,因此胜利还掌握在我们手中。”

  “就军事局势判断,我和老大的分析是一样的,解决北洋军不是难事,但我担心国外势力干涉,如果日、俄趁机出兵,英法登陆天津,我们可就被动了。”陆尚荣平静地说,“军心、民心确实很重要,但眼下民智未开,南方民众并不区别我们和国民党之间的差异。而赵秉钧这个活证人一出,我们站在道义最高点上,因此还算是师出有名。”

  “军事局势一会再说。我先说说民心。”秦时竹缓缓道来,“民众渴望太平的愿望我是理解的,谁不想太太平平过日子呢?有句话说得好,宁为太平犬,不为离乱人。但小民的意志对于大局有多少的改变力度?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固然是违反了民心,但若是他们打赢了呢?情况是不是又要反过来?再退一步说,有些战争不是我们想避免就可以避免的,以袁世凯的脾气,收拾完了国民党肯定要来对付我们,与其被迫应战,不如主动发难。”

  “这一次的战略底线是什么?”

  “底线是控制京畿地区和直隶、陕西,相机控制河南、山东,牢固掌握黄河以北。”秦时竹正色道,“此次作战,虽然斗争目标是北洋集团整体,但就目前的形势看,还没有一举消灭的能力,我主张只讨袁,不谈反北洋。”

  “老大的主意妙啊,看来又要用上分化之计。”

  “大黑,你这一年来和袁世凯方面接触比较多,你谈谈你的看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