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布局航运(2 / 3)
“另一方面,虽然现在从大连到上海之间的海运,远东航运公司已独占鳌头,基本将招商局挤出了这个领域,但在长江航线,以及上海到广州一带的海运线上,后者还有很大的势力,这块领域我们一定是要去分占的……”
“复生,我明白你的意思,远东公司组建后,招商局的日子逐渐开始不好过了,股票价格渐渐下跌,依我看,这种局面如果没有大的转机,不出五年,他们就得破产。”沈麒昌缓缓说道,“招商局的轮船没我们新,用的煤价格没我们低(北方实业自己控制着主要煤矿,当然煤价低),装的货不如我们多(集团内部协调,规定北方实业的货物一律由远东航运承载),从长期来看,他们是竞争不过我们的。”
“五年?”夏海燕愣了一下,这事情秦时竹早在组建远东航运的时候就已经和她提起过,此时她已经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太长了,争取明年年底就把招商局吃过来。”
“啊?”沈麒昌和禹子谟张大了嘴,夏海燕还真是敢想敢做啊,这么大的一个老牌企业,用一年的时间就准备吃下去,这胃口未免也太大了。
“两位不要惊慌,我有个利器――价格战。”夏海燕解释道,“根据我的观察,现在中国航运已形成了招商局和远东航运两大巨头的对峙局面,从长远来看,无论从资金、技术、材料、原料、货物,我们必然能占据上风,招商局是拼不过我们的。我们着眼于收购招商局,并不是一定要和那些股东过不去,而是要找盛宣怀的茬。为此,必须速战速决,以免夜长梦多。”
“盛宣怀的行径我也有些不耻,为了自己的那一点点蝇头小利,就要将整个产业都卖给外人,只是一年内实现收购,具体怎么做呢?”
“这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时代,即使我们因此而负了债,但只要能收购了招商局,所有的损失都可以补回来。”夏海燕咬牙切齿道,“当年开滦、开平合并收购时,招商局不是与我们为难吗?现在这笔帐也到了该算一算的时候了。”
“有仇不报非君子,虞和德当时也吃了招商局不少亏,估计他肯定赞同。”虞洽卿当时在组建宁绍轮船公司时,曾遭受招商局多方刁难,幸得张謇鼎力相助才渡过难关。
“现在优势在我们这里,我这有几条对策:第一,远东航运开展长江航运,运费削价,吸引客源,冲入最后一个禁区;第二,北方实业名下各煤矿以低价提供远东航运所需之煤,作为回报,将来合并成功,各矿之煤可以享受低价运费优惠;第三,可以暗示南方各商户,凡是需要北方实业出产商品的,如煤炭、钢铁等,最好选用远东航运承载,否则可能拿不到优惠货物;第四,派人去上海交易所,对招商局股票进行投机,招商局股份甚多,股东也多,不像远东航运股份结构这么单一,可以在这上面做文章;第五,由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出面,暗示上海各大银行不要对招商局提供贷款,否则可能血本无归;第六,万一盛宣怀又想将招商局卖给日本人,坚决抵制,由《人民日报》出面揭发、批判……另外,可以让季老(张謇也持有远东航运的股份)等人拉拢一些股东,揭发盛宣怀贪污、挪用招商局资金的丑事;第七,方才已经说了,我们持有的面粉业、榨油业等各类股票要减持,不妨就趁这个机会,告诉招商局的股东,可以用他们手头股票进行对换,他们会乐意的。”夏海燕说,“盛宣怀作为中国第一大买办,咱们这一次不仅要将他打翻在地,还要再踏上一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同时敲山震虎,让那些大小买办明白什么叫爱国!”
好厉害!沈、禹两人各自倒吸一口冷气,两开合并的事情还历历在目,现在又要以霸王硬上弓的手法强行拿下招商局,想不到夏海燕这一个弱女子,行事手法却恁地狠。禹子谟心想:难怪巡阅使要听夏海燕的意见,高人就是高人。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四人坐上马车向交易所进发……
证券交易所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后的产物。远在20世纪初年,上海市场就有证券行情,那时只有少数人每天早上在大新街一家茶馆内碰头,谈谈生意,成交的数字不大但人员广泛,甚至有寓公、绅士参加。经营的范围,股票有招商局、川汉铁路、粤汉铁路、汉冶萍公司、中兴煤矿公司等家,曾经造成过“橡皮股票风波案”。
为规范交易市场,北疆财政委员会筹备发起了沈阳证券、物品交易所,由张嘉璈担任负责人,直属财政委员会管辖。交易内容主要是北方各主要大公司的股票、北疆债券、外汇还有期货。
按理说,这几个应该分门别类的区分,但市场初创,交易内容和参与人数还不是很活跃,故而先合拢在一起,等条件成熟时再一一予以拆分。
南方的证券市场内幕重重,管理混乱,属于过分投机的市场。那些投机老手大抵不外本公司买卖本公司的股票,拉提价格,涨跌无度,以欺骗一般做淘金梦的外行客户。他们内部组织集团,把近期证券和远期证券的差价拉得很远,吸引顾客买进近期,同时售出远期,从事套利投机,而自己则做反套利,即售出近期买进远期,负担利息,吸取资金,而以到手的资金从事其他投机活动。他们可以从这套戏法中无本生利,大发横财。但如不幸失败,就会弄得焦头烂额。
↑返回顶部↑
“复生,我明白你的意思,远东公司组建后,招商局的日子逐渐开始不好过了,股票价格渐渐下跌,依我看,这种局面如果没有大的转机,不出五年,他们就得破产。”沈麒昌缓缓说道,“招商局的轮船没我们新,用的煤价格没我们低(北方实业自己控制着主要煤矿,当然煤价低),装的货不如我们多(集团内部协调,规定北方实业的货物一律由远东航运承载),从长期来看,他们是竞争不过我们的。”
“五年?”夏海燕愣了一下,这事情秦时竹早在组建远东航运的时候就已经和她提起过,此时她已经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太长了,争取明年年底就把招商局吃过来。”
“啊?”沈麒昌和禹子谟张大了嘴,夏海燕还真是敢想敢做啊,这么大的一个老牌企业,用一年的时间就准备吃下去,这胃口未免也太大了。
“两位不要惊慌,我有个利器――价格战。”夏海燕解释道,“根据我的观察,现在中国航运已形成了招商局和远东航运两大巨头的对峙局面,从长远来看,无论从资金、技术、材料、原料、货物,我们必然能占据上风,招商局是拼不过我们的。我们着眼于收购招商局,并不是一定要和那些股东过不去,而是要找盛宣怀的茬。为此,必须速战速决,以免夜长梦多。”
“盛宣怀的行径我也有些不耻,为了自己的那一点点蝇头小利,就要将整个产业都卖给外人,只是一年内实现收购,具体怎么做呢?”
“这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时代,即使我们因此而负了债,但只要能收购了招商局,所有的损失都可以补回来。”夏海燕咬牙切齿道,“当年开滦、开平合并收购时,招商局不是与我们为难吗?现在这笔帐也到了该算一算的时候了。”
“有仇不报非君子,虞和德当时也吃了招商局不少亏,估计他肯定赞同。”虞洽卿当时在组建宁绍轮船公司时,曾遭受招商局多方刁难,幸得张謇鼎力相助才渡过难关。
“现在优势在我们这里,我这有几条对策:第一,远东航运开展长江航运,运费削价,吸引客源,冲入最后一个禁区;第二,北方实业名下各煤矿以低价提供远东航运所需之煤,作为回报,将来合并成功,各矿之煤可以享受低价运费优惠;第三,可以暗示南方各商户,凡是需要北方实业出产商品的,如煤炭、钢铁等,最好选用远东航运承载,否则可能拿不到优惠货物;第四,派人去上海交易所,对招商局股票进行投机,招商局股份甚多,股东也多,不像远东航运股份结构这么单一,可以在这上面做文章;第五,由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出面,暗示上海各大银行不要对招商局提供贷款,否则可能血本无归;第六,万一盛宣怀又想将招商局卖给日本人,坚决抵制,由《人民日报》出面揭发、批判……另外,可以让季老(张謇也持有远东航运的股份)等人拉拢一些股东,揭发盛宣怀贪污、挪用招商局资金的丑事;第七,方才已经说了,我们持有的面粉业、榨油业等各类股票要减持,不妨就趁这个机会,告诉招商局的股东,可以用他们手头股票进行对换,他们会乐意的。”夏海燕说,“盛宣怀作为中国第一大买办,咱们这一次不仅要将他打翻在地,还要再踏上一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同时敲山震虎,让那些大小买办明白什么叫爱国!”
好厉害!沈、禹两人各自倒吸一口冷气,两开合并的事情还历历在目,现在又要以霸王硬上弓的手法强行拿下招商局,想不到夏海燕这一个弱女子,行事手法却恁地狠。禹子谟心想:难怪巡阅使要听夏海燕的意见,高人就是高人。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四人坐上马车向交易所进发……
证券交易所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后的产物。远在20世纪初年,上海市场就有证券行情,那时只有少数人每天早上在大新街一家茶馆内碰头,谈谈生意,成交的数字不大但人员广泛,甚至有寓公、绅士参加。经营的范围,股票有招商局、川汉铁路、粤汉铁路、汉冶萍公司、中兴煤矿公司等家,曾经造成过“橡皮股票风波案”。
为规范交易市场,北疆财政委员会筹备发起了沈阳证券、物品交易所,由张嘉璈担任负责人,直属财政委员会管辖。交易内容主要是北方各主要大公司的股票、北疆债券、外汇还有期货。
按理说,这几个应该分门别类的区分,但市场初创,交易内容和参与人数还不是很活跃,故而先合拢在一起,等条件成熟时再一一予以拆分。
南方的证券市场内幕重重,管理混乱,属于过分投机的市场。那些投机老手大抵不外本公司买卖本公司的股票,拉提价格,涨跌无度,以欺骗一般做淘金梦的外行客户。他们内部组织集团,把近期证券和远期证券的差价拉得很远,吸引顾客买进近期,同时售出远期,从事套利投机,而自己则做反套利,即售出近期买进远期,负担利息,吸取资金,而以到手的资金从事其他投机活动。他们可以从这套戏法中无本生利,大发横财。但如不幸失败,就会弄得焦头烂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