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喊打一片(2 / 3)
大家都表示同意,非常时期,本来是香饽饽的总长位置变成了烫手山竽,哪个还敢表示反对,能有人挑起重担就已很公忠体国了。
不独北京如此,沈阳方面也是群情激昂,明日就要召开胜利庆典和阅兵式,各路将领纷纷前来报到,济济一堂,连远在宁夏的马福祥都派出了侄儿马鸿宾前来与会。
“诸位,这次召集大家来是两个目的,第一,明日就是北疆革命胜利庆典和阅兵式,希望大家共同出席,以资纪念;第二,是讨论蒙古事宜,蒙古伪政府居然敢和沙俄政府签订条约,丧权辱国,不加以惩治是不行的。”秦时竹扫视了众人一眼,“蒙古地界,按照国家法律规定起来,是咱们北疆统辖的区域,民国新定,我为了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一直强调以政治手段解决,没想到这些家伙居然得寸进尺,愈发不像样了。”
秦时竹说是讨论,其实压根就不是这个意思,方针他已经拿定了,和军人讨论这种事情,唯一的答案就是――“打!”,分歧在于如何打?
果然,有人马上站起来表态:“大帅,这还有什么好讨论的,一个字,打!咱们北疆国防军兵强马壮,如果连家门口的蒙古都保不住,让天下百姓怎么看咱们这些军人?”秦时竹定睛一看,乐了,居然是蓝天蔚。
蓝天蔚慷慨激昂地说:“早年我在日本求学之际,俄人就侵占我东北三省,当时某不才,也曾在爱国青年中组织拒俄义勇队以图对抗。在我看来,俄国对我中华领土,一直垂涎三尺,狼子野心世人均知。今日若失外蒙,他日必来图新疆、西藏、内蒙、东三省……如此永无止境,我中华必将被蚕食殆尽,昔日清廷军事不振、国势暗弱,故而无所应付,今日我们军威浩大,上下励精图治,实力远强于清廷,再不打,恐怕要失去名望。大帅每每以爱国爱民为号召,我蓝天蔚最是佩服,眼下这蒙古诺大的地方,200万人口,若是落到豺狼的口中,我死不瞑目!”
“自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俄国侵占我领土,扶持傀儡政权,没有一样符合国际道义的,我以为咱们不能示弱,所有的道理都在我们这一边。”总政治部主任蒋方震中将说,“我们出兵蒙古,收复故土,名正言顺,必然能得到国际公义的支持。虽然道义不能代替军事实力,但以此为号召,可以团结广大军民。革命初起,我们也是靠着这种精神和道义来号召民众、取得成功。我建议大帅,不妨再次仿效革命时期,向全国发出檄文,要求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切爱国青年都要踊跃参军……全国民心必大振奋也!”
“他奶奶的,俄国老毛子算……算是个什么……么东西,蹬……蹬鼻子上脸,兄……弟,我吴……吴俊升是个老……粗,这大道理不……会讲,但心里还是明白的,咱们要是不……不抵抗,将来老百姓会戳着咱们的脊梁骨骂……骂的。他娘的,死……死就死了,怕它老毛子作甚,你一声令下,兄弟我……我打前阵。”不用问,说这个话的肯定是吴大舌头。
大家七嘴八舌,没有一个表示要示弱的,都说是打,顶多就是要求中央交涉,交涉不成再打。
“事关重大,请大家表个态,同意开战的举手。”
众人的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没有一个表示反对的,连马鸿宾也把手举得高高的。
“好,大方针就这么定了。下面咱们请张参谋长讲解一下具体的战略布置。”
“今夏的时候,按照大帅的吩咐,参谋部制定了有关武装平叛,收复蒙古的计划,当时一直主张政治解决,没考虑到事态会激化到如此程度,因而这个草案还不是很全备。”张绍曾走到地图边,指点起来说,“外蒙叛军声势虽大,但总共不过万余人马,而且零零落落,散布在草原各地,惟有主力集结在库伦城。据可靠情报显示,库伦城有大约4000蒙军,还有800名俄国哥萨克部队。蒙古地方广袤,人烟稀少,一个个打过来是不行的,关键还在于控制库伦,只要收复了库伦,基本可以代表收复了蒙古。其它即使还有蒙古兵马不肯服从,也是马匪一类,不足为惧。去库伦的道路,主要有三条,一是正西方,从科布多经乌里雅苏台到库伦,二是东南方,从集宁、化德一线沿西北挺进,基本上沿着库张驿道可直扑库伦,全部在土谢汗部范围内,三是正东方,从呼伦贝尔向西挺进,沿着克鲁伦河西进,穿过车臣汗部也可以达到库伦。从这三条道路来看,正西方路途最远,而且我军在科布多附近没有兵马,不如以助攻为主,让大帅下令由新疆都督杨增新派兵收复科布多,然后向乌里雅苏台佯动,牵扯敌军注意力,东南面和正东面距离都差不多,而且行军相对方便,我建议由此两路进军,对库伦实现钳型攻势……”
众人一听,再参看地图,觉得比较有道理。
“其实进军外蒙、收复库伦本来不是什么难事,无非是派遣骑兵,多准备些给养罢了,难就难在沙俄的干涉上。对方伊尔库茨克军区在恰克图、乌丁斯克、赤塔等俄蒙边境地区驻有13万至15万军力,如果全部南犯,我军可能抵挡不住……当然,敌人也可能在中东路、黑龙江一带做文章,无论在哪个方向,敌我兵力对比都是我方处以劣势。还有,我军对外蒙地形不熟,也算是一个缺憾。”
↑返回顶部↑
不独北京如此,沈阳方面也是群情激昂,明日就要召开胜利庆典和阅兵式,各路将领纷纷前来报到,济济一堂,连远在宁夏的马福祥都派出了侄儿马鸿宾前来与会。
“诸位,这次召集大家来是两个目的,第一,明日就是北疆革命胜利庆典和阅兵式,希望大家共同出席,以资纪念;第二,是讨论蒙古事宜,蒙古伪政府居然敢和沙俄政府签订条约,丧权辱国,不加以惩治是不行的。”秦时竹扫视了众人一眼,“蒙古地界,按照国家法律规定起来,是咱们北疆统辖的区域,民国新定,我为了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一直强调以政治手段解决,没想到这些家伙居然得寸进尺,愈发不像样了。”
秦时竹说是讨论,其实压根就不是这个意思,方针他已经拿定了,和军人讨论这种事情,唯一的答案就是――“打!”,分歧在于如何打?
果然,有人马上站起来表态:“大帅,这还有什么好讨论的,一个字,打!咱们北疆国防军兵强马壮,如果连家门口的蒙古都保不住,让天下百姓怎么看咱们这些军人?”秦时竹定睛一看,乐了,居然是蓝天蔚。
蓝天蔚慷慨激昂地说:“早年我在日本求学之际,俄人就侵占我东北三省,当时某不才,也曾在爱国青年中组织拒俄义勇队以图对抗。在我看来,俄国对我中华领土,一直垂涎三尺,狼子野心世人均知。今日若失外蒙,他日必来图新疆、西藏、内蒙、东三省……如此永无止境,我中华必将被蚕食殆尽,昔日清廷军事不振、国势暗弱,故而无所应付,今日我们军威浩大,上下励精图治,实力远强于清廷,再不打,恐怕要失去名望。大帅每每以爱国爱民为号召,我蓝天蔚最是佩服,眼下这蒙古诺大的地方,200万人口,若是落到豺狼的口中,我死不瞑目!”
“自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俄国侵占我领土,扶持傀儡政权,没有一样符合国际道义的,我以为咱们不能示弱,所有的道理都在我们这一边。”总政治部主任蒋方震中将说,“我们出兵蒙古,收复故土,名正言顺,必然能得到国际公义的支持。虽然道义不能代替军事实力,但以此为号召,可以团结广大军民。革命初起,我们也是靠着这种精神和道义来号召民众、取得成功。我建议大帅,不妨再次仿效革命时期,向全国发出檄文,要求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切爱国青年都要踊跃参军……全国民心必大振奋也!”
“他奶奶的,俄国老毛子算……算是个什么……么东西,蹬……蹬鼻子上脸,兄……弟,我吴……吴俊升是个老……粗,这大道理不……会讲,但心里还是明白的,咱们要是不……不抵抗,将来老百姓会戳着咱们的脊梁骨骂……骂的。他娘的,死……死就死了,怕它老毛子作甚,你一声令下,兄弟我……我打前阵。”不用问,说这个话的肯定是吴大舌头。
大家七嘴八舌,没有一个表示要示弱的,都说是打,顶多就是要求中央交涉,交涉不成再打。
“事关重大,请大家表个态,同意开战的举手。”
众人的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没有一个表示反对的,连马鸿宾也把手举得高高的。
“好,大方针就这么定了。下面咱们请张参谋长讲解一下具体的战略布置。”
“今夏的时候,按照大帅的吩咐,参谋部制定了有关武装平叛,收复蒙古的计划,当时一直主张政治解决,没考虑到事态会激化到如此程度,因而这个草案还不是很全备。”张绍曾走到地图边,指点起来说,“外蒙叛军声势虽大,但总共不过万余人马,而且零零落落,散布在草原各地,惟有主力集结在库伦城。据可靠情报显示,库伦城有大约4000蒙军,还有800名俄国哥萨克部队。蒙古地方广袤,人烟稀少,一个个打过来是不行的,关键还在于控制库伦,只要收复了库伦,基本可以代表收复了蒙古。其它即使还有蒙古兵马不肯服从,也是马匪一类,不足为惧。去库伦的道路,主要有三条,一是正西方,从科布多经乌里雅苏台到库伦,二是东南方,从集宁、化德一线沿西北挺进,基本上沿着库张驿道可直扑库伦,全部在土谢汗部范围内,三是正东方,从呼伦贝尔向西挺进,沿着克鲁伦河西进,穿过车臣汗部也可以达到库伦。从这三条道路来看,正西方路途最远,而且我军在科布多附近没有兵马,不如以助攻为主,让大帅下令由新疆都督杨增新派兵收复科布多,然后向乌里雅苏台佯动,牵扯敌军注意力,东南面和正东面距离都差不多,而且行军相对方便,我建议由此两路进军,对库伦实现钳型攻势……”
众人一听,再参看地图,觉得比较有道理。
“其实进军外蒙、收复库伦本来不是什么难事,无非是派遣骑兵,多准备些给养罢了,难就难在沙俄的干涉上。对方伊尔库茨克军区在恰克图、乌丁斯克、赤塔等俄蒙边境地区驻有13万至15万军力,如果全部南犯,我军可能抵挡不住……当然,敌人也可能在中东路、黑龙江一带做文章,无论在哪个方向,敌我兵力对比都是我方处以劣势。还有,我军对外蒙地形不熟,也算是一个缺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