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机枪改良(2 / 5)
“第一,从我们的实战经验中得知,这种新发明的火炮(迫击炮)拥有曲射火力,重量轻,体积小,移动便捷,可以有效对付战壕中的敌人,建议贵国大量装备,所有技术我方可以低价转让(如果贵国能提供更多的贷款,我方可无偿赠送);第二,现在英国牵头,千方百计想达成对袁世凯政府的大借款,我希望尊敬的皇帝陛下能破坏这一独占中国、扶持中央代理人的企图,至于贵国的商业利益,我方可以保证,我们随时欢迎来自贵国的贷款,并可以提供有效担保;第三,关于日、俄两国对我方的武力恫吓和赤裸裸的干涉,希望贵国坚决予以制止,至少要提供道义上的声援,我方建议贵国可以和美国一起行事,发表支持‘门户开放’政策的声明,既抑制住前述两国的野心,又不至于损害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格尔夫,你回去后告诉对方,他所提出的要求和建议,我基本都同意,让他放心……至于参谋部因情报人员造成的不愉快,请你向我对他表示道歉,并担保不会再发生诸如此类的事情……我希望他能继续和我方合作……更热切地盼望他能够早日全面掌握中国的权力……具体细节,可以由财政部、海军部和参谋部去交涉……”德皇说了一通后,“我那还有一瓶名贵的法国葡萄酒,就算是我个人送给他的回礼,你回远东的时候带给对方……愿双方合作愉快!”
散会后,提尔皮茨悄悄对格尔夫说:“今天你干得不错!”
“谢谢将军的夸奖!”
“马上又要分配预算了,今天的情报让参谋部那些白痴好好出了次丑,看他们下次还敢和海军抢经费?”提尔皮茨有几分得意,“这封情报真及时。等会我就签发晋升令,把你的军衔晋升一级,作为对你的表彰。”
“那我太谢谢将军了。”一句话就让格尔夫由中校变成了上校。
“记住,现在你虽然全权代表帝国和对方打交道,但你首先是海军军官,我期待着你能在不久的将来也被人尊称为将军阁下……”提尔皮茨拍拍格尔夫的肩膀,以示勉励。
自然,所有情报全部证明是真的(都是历史事实,哪有不真实的道理)。土耳其比真实的历史上早五天,即10月29日就要求德国调停。此时,阿尔巴尼亚举行起义,推翻了上耳其当地政权并宣布独立。土耳其失去了在欧洲的绝大部分土地(比历史上要少一点),面临着军事上的全面崩溃。
德国在收到电报后的第二分钟就宣布接受请求(本来就是德国授意的),并邀请英、法、俄一起调停。几个大国便乘机干预巴尔干战争中来。塞尔维亚力图占据阿尔巴尼亚北部和沿海地区,得到了俄国的支持(俄国的目的是使塞尔维亚变成对抗奥匈的桥头堡)。奥匈则坚决反对塞尔维亚把领土扩大到亚得里亚海岸,当塞尔维亚军队不听招呼,擅自向亚得里亚海岸推进时,奥匈动员大部分军队,向塞尔维亚边境集结,同时还在加里西亚东部部署了3个集团军以对付俄国,要求塞军撤离北部阿尔巴尼亚和沿海地区。
俄国不甘示弱,在法国的支持下,也开始局部动员。俄国政府中的一些泛斯拉夫主义和军国主义者竭力鼓动对奥战争,建议在必要时为塞尔维亚作战。德国已经证明了秦时竹提供的《拉匡斯基协定》的真实性,声明坚决支持奥匈,宣称在必要时,德国不惜进行欧洲大战。其实,德国得知了意大利的不稳倾向后,根本没有实力打这场战争,如此做的手法,符合了《孙子兵法》虚虚实实的战略思想。
威廉二世的威胁收到了效果,面对着巴尔干战争变为欧洲大战的危险,俄国再次退却,沙皇尼古拉二世对派往巴尔干的公使交待:“在这个时机,比任何别的时候更应注意,我们必须避免任何可能引起战争的事件,我们要等五六年之后,实在说,就是要等到1917年才能应付战争。在绝对必要时,可以在1915年应战,但绝对不能再早。”于足,俄国向塞尔维亚施加影响,要求塞不要同奥匈发生军事冲突。
在四国的调停下,土耳其接受了召开国际会议以解决大国间紧张局势和巴尔干问题的提案,远东的离岸平衡手第一次深刻地介入了欧洲事务……
11月1日,小毛奇下令秘密逮捕美女间谍,并要求克虏伯公司就新型驻退系统提出改进方案,以便对德国陆军目前所拥有的77mm口径火炮进行全面改进,并希望能在其它类型的火炮上也应运这一新技术。克虏伯公司答应全部改进在2年内无偿完成,作为交换,克虏伯公司拥有了该项专利(法国肯定不会在德国申请),当然,北疆方面保留了他们的权利,可以任意制造、改进和生产。
此时此刻,格尔夫正带着德皇赠送给秦时竹的美酒航行在茫茫大海上,到达北疆,还需要一段时间。
张正是15师的一名机枪兵,奉夏海强的命令和其余5名机枪手一起,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沈阳。这次公差,是沈阳军工厂为改进捷克式轻机枪而成行的。由于15师是唯一用此款武器经历过实战检验的部队,自然只能要求夏海强提供得力手下。
↑返回顶部↑
“格尔夫,你回去后告诉对方,他所提出的要求和建议,我基本都同意,让他放心……至于参谋部因情报人员造成的不愉快,请你向我对他表示道歉,并担保不会再发生诸如此类的事情……我希望他能继续和我方合作……更热切地盼望他能够早日全面掌握中国的权力……具体细节,可以由财政部、海军部和参谋部去交涉……”德皇说了一通后,“我那还有一瓶名贵的法国葡萄酒,就算是我个人送给他的回礼,你回远东的时候带给对方……愿双方合作愉快!”
散会后,提尔皮茨悄悄对格尔夫说:“今天你干得不错!”
“谢谢将军的夸奖!”
“马上又要分配预算了,今天的情报让参谋部那些白痴好好出了次丑,看他们下次还敢和海军抢经费?”提尔皮茨有几分得意,“这封情报真及时。等会我就签发晋升令,把你的军衔晋升一级,作为对你的表彰。”
“那我太谢谢将军了。”一句话就让格尔夫由中校变成了上校。
“记住,现在你虽然全权代表帝国和对方打交道,但你首先是海军军官,我期待着你能在不久的将来也被人尊称为将军阁下……”提尔皮茨拍拍格尔夫的肩膀,以示勉励。
自然,所有情报全部证明是真的(都是历史事实,哪有不真实的道理)。土耳其比真实的历史上早五天,即10月29日就要求德国调停。此时,阿尔巴尼亚举行起义,推翻了上耳其当地政权并宣布独立。土耳其失去了在欧洲的绝大部分土地(比历史上要少一点),面临着军事上的全面崩溃。
德国在收到电报后的第二分钟就宣布接受请求(本来就是德国授意的),并邀请英、法、俄一起调停。几个大国便乘机干预巴尔干战争中来。塞尔维亚力图占据阿尔巴尼亚北部和沿海地区,得到了俄国的支持(俄国的目的是使塞尔维亚变成对抗奥匈的桥头堡)。奥匈则坚决反对塞尔维亚把领土扩大到亚得里亚海岸,当塞尔维亚军队不听招呼,擅自向亚得里亚海岸推进时,奥匈动员大部分军队,向塞尔维亚边境集结,同时还在加里西亚东部部署了3个集团军以对付俄国,要求塞军撤离北部阿尔巴尼亚和沿海地区。
俄国不甘示弱,在法国的支持下,也开始局部动员。俄国政府中的一些泛斯拉夫主义和军国主义者竭力鼓动对奥战争,建议在必要时为塞尔维亚作战。德国已经证明了秦时竹提供的《拉匡斯基协定》的真实性,声明坚决支持奥匈,宣称在必要时,德国不惜进行欧洲大战。其实,德国得知了意大利的不稳倾向后,根本没有实力打这场战争,如此做的手法,符合了《孙子兵法》虚虚实实的战略思想。
威廉二世的威胁收到了效果,面对着巴尔干战争变为欧洲大战的危险,俄国再次退却,沙皇尼古拉二世对派往巴尔干的公使交待:“在这个时机,比任何别的时候更应注意,我们必须避免任何可能引起战争的事件,我们要等五六年之后,实在说,就是要等到1917年才能应付战争。在绝对必要时,可以在1915年应战,但绝对不能再早。”于足,俄国向塞尔维亚施加影响,要求塞不要同奥匈发生军事冲突。
在四国的调停下,土耳其接受了召开国际会议以解决大国间紧张局势和巴尔干问题的提案,远东的离岸平衡手第一次深刻地介入了欧洲事务……
11月1日,小毛奇下令秘密逮捕美女间谍,并要求克虏伯公司就新型驻退系统提出改进方案,以便对德国陆军目前所拥有的77mm口径火炮进行全面改进,并希望能在其它类型的火炮上也应运这一新技术。克虏伯公司答应全部改进在2年内无偿完成,作为交换,克虏伯公司拥有了该项专利(法国肯定不会在德国申请),当然,北疆方面保留了他们的权利,可以任意制造、改进和生产。
此时此刻,格尔夫正带着德皇赠送给秦时竹的美酒航行在茫茫大海上,到达北疆,还需要一段时间。
张正是15师的一名机枪兵,奉夏海强的命令和其余5名机枪手一起,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沈阳。这次公差,是沈阳军工厂为改进捷克式轻机枪而成行的。由于15师是唯一用此款武器经历过实战检验的部队,自然只能要求夏海强提供得力手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