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补偿机制(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时竹所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和朱尔典大谈利益时,沈麒昌与何峰也在和周学熙商谈合作开采井陉煤矿的问题。

  果然不出沈麒昌的所料,当他把秦时竹拟改革盐税的想法一说,周学熙脸色变得刷白,愣了半天才结结巴巴道:“沈老,可不能说改就改啊,这一年200多万的盐税,不知道要损失多少啊?”

  这个反应已在沈麒昌的估计内,他劝解道:“缉之,盐税改革势在必行,在这上面受了损失,可以在别的地方找回来嘛!”

  周学熙哭丧着脸说:“道理我懂,可袁总统那里怎么交待?他可是眼巴巴地望着盐税啊。”

  周学熙在经济上和北疆以及袁世凯都有联系,他既要负责为袁政府的运转筹划资金,又要巧妙地和北疆搭界,牟取利益,这本是三方互利的行为,眼下用这个来推脱,无非是讨价还价的套路罢了。

  “缉之兄,你看这合办这井陉煤矿可好?”何峰在旁边插话。

  “好是好,只是不知道一年能采多少煤?底下又埋着多少?”

  “这我可不敢打保票。原煤开采受诸多因素影响,除去管理因素外,原煤储量、矿区面积、矿井数量、开采办法、及其设备等因素对采煤至关重要,我保守估计,一年可以有60万吨以上。”

  井陉煤矿的储量历来说法不一,从煤层分布图来看,多达十余层,厚薄不一。最厚层约有8米,最薄者却只有几分米。如果要开采,主要就开采第一、第二、第四、第五层煤。第一层煤厚约1米,第二层煤厚约2.5米,两层之间相隔仅5米多一点,开采时可同时并进。第四层厚达2.5米,第五层为井陉矿主要煤层,厚度达到7.5米。第三层只有0.6米,煤层太薄,不适合开采。

  “总之,就是最保守的估计,也在一万万吨以上,绝对是个大煤矿,不要说30年采不完,我看100年都不一定能采完。”

  “德国人要占多少股份?毕竟他们从前清时就插手了呀?”周学熙有点不放心,“他们能顺利地与我们合作吗?”

  “我查过档案了,清政府商部奏准立案井陉矿区面积在时为30方里。由于现在有规定不能再把土地出售给洋人,他们必须寻找合作者(何峰没有把其中涉及到的情报因素告诉这两人)。规定他们占三成股份,剩下七成,我看我们对半分如何?”沈麒昌提议道,“德国人的信誉和技术都是过硬的,你放心好了。再说,还有我呢,我要是不放心,敢把钱投进去吗?”

  “何兄,这要是咱们接收了这个矿,应该如何着手建设和扩大规模呢?”周学熙听到制度上没有问题时,松了口气。

  “现在矿上有两处立井,即南井(一号井)、北井(二号井)。南井开凿已经有10多年历史,据工程师说稍加扩大后(从长方形改为圆形),可以更方便提取第五煤层。北井是七年前开的,暂时不用动,我们要做的是再开一口新井。”何峰在矿区分布图上指指点点,“你看就是这里,打算开凿一口直径5米,井深250米的新井。目前南井日出煤600余吨,北井800余吨,等新井完全建成后,能再出煤1300吨,这样一来,一天可以出2600余吨煤。”

  “按照这个算法,一年怕是80万都不止。”周学熙感叹道,“若是没有机器采煤,这样大的产量,简直不能想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