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章】 背河下寨(2 / 4)
“追!赶紧追!敌人带着火炮,肯定跑不快,现在追还来得及。”
“敌人肯定朝他们的营寨中逃去了,咱们追上去吧。”三人统一了思想,又率领大队骑兵朝夏海强的河边营寨扑来。
刚才三人的商量以及队伍的重新排列整齐使得追击的速度暂时缓了一缓,趁这个机会,骚扰部队又将两边的距离拉大到了8里。这给了他们摆脱敌人的最好时机,因为尽管他们凭借着突然袭击拉大了距离,但由于来时长途奔袭,已消耗了一定的体力,论起绝对速度来,骚扰部队肯定没有追击部队快。两边拉开了阵势,一齐往夏海强部的营帐跑。
马安良本来正在帐篷里寻欢作乐,冷不防被几枚迫击炮炮弹搅乱了兵营,气得七窍生烟。在安定了官兵,扑灭了火势后,他将剩余的骑兵全部召集起来,准备随后跟进。11时半,在先头部队出发一个半小时后,马安良率领另外5000骑兵出发了,临走前,他将营寨托付给步兵统领孙明堂照看,让他谨守营帐,不可擅动。
孙明堂打着大大的哈欠,连声说好,见他烟瘾上来了,马安良不耐烦的挥挥手示意退下。在这支混编部队中,骑兵不全是回族,也有汉族,但回族占据了近9成,而在步兵中正好反了过来,汉族占9成,因此,回汉矛盾还是有一点的。从历史上来说,一直是汉族压着回族,直到庚子后回族三马才窜了起来,因此,也不免有回族歧视和排挤汉族的事情发生。孙明堂本人是个大烟鬼,对带兵打仗根本没有什么见解,但是和马安良关系不错,时常还能得到对方的孝敬,也就乐得装糊涂,对回汉矛盾视而不见。而从军事的角度看,由于步兵相对于骑兵先天劣势,再加上领兵统领也是这副德性,汉人步兵战斗力并不太强,再加上缺枪少炮,武器落后,根本不能与骑兵相提并论。至于什么甘军精锐有3万之众,完全是骗人的,整个甘肃所有的部队加起来都不到两万五,剩下的无非是让军官吃了空饷。清末甘军彪悍的名声,主要是靠骑兵挣来的,因此,虽然部队中汉人要多于回人,步兵要多于骑兵,但一直是回人骑兵将领担任着甘军的首领,马安良本人就是前清的提督。
从骨子里来说,马安良根本看不起孙明堂,一直认为对方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要不是赵惟熙三番两次交待不可轻敌,要多准备军队,他都懒得将步兵带上,按照他的逻辑,步兵应该全部解散,多出来的军饷和装备,全部用于骑兵还差不多。他心里打着自己的小九九,等击败夏海强,在甘肃树立威信后,就要把步兵尽最大可能遣散,骑兵,只有骑兵才是生存之道。
按照夏海强的吩咐,八时过后,除了少量监视兵力,整个部队转入休息状态,每个人都获得了宝贵的两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当然,出于大战来临前的兴奋,很多士兵都是睡不着的,他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倾听那些参加过实战的老兵亲身经历的故事,不时叫好。夏海强一个一个连队的走过去,鼓舞士气,振作精神。自然,也有心理素质十分好的人,倒地就是呼呼大睡,夏海强笑了,也觉得应该。
安排防御体系的过程中,工兵营是最辛苦的,他们需要一段一段巡逻,发现不足之处立即加以弥补,马允承就接手了这个吃力的活。好容易检查到11点多,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步兵们纷纷走入战壕,而工兵获得了他们盼望已久的休息。
十一时三刻,最后一个士兵进入了预设阵地,重机枪拉开雨衣,手榴弹拧开后盖,战斗准备已悄然完成了,老兵们还在战壕里嘻嘻哈哈地讲故事……
十二时一刻,所有的炮兵角度和炮弹准备到位,黑乎乎的炮口直指敌人可能前来的方向……
凌晨一时,天空中闪着星星的光芒,夏海强独自一人坐在中军大帐中,想着可能出现的问题。甘肃昼夜温差大,白天穿衬衣就可以了,到了此时,非穿外套不可了。正在沉思间,马允承推开帘子进来了。
“准备得怎么样了?弟兄们进入预定阵地没有?”
“全部好了,现在万事俱备,就等敌人来了。”
“骚扰部队还没有回来吗?”
“还没有。应该不会有意外吧?”马允承也有些紧张,这是他加入15师来的第一场恶战。
↑返回顶部↑
“敌人肯定朝他们的营寨中逃去了,咱们追上去吧。”三人统一了思想,又率领大队骑兵朝夏海强的河边营寨扑来。
刚才三人的商量以及队伍的重新排列整齐使得追击的速度暂时缓了一缓,趁这个机会,骚扰部队又将两边的距离拉大到了8里。这给了他们摆脱敌人的最好时机,因为尽管他们凭借着突然袭击拉大了距离,但由于来时长途奔袭,已消耗了一定的体力,论起绝对速度来,骚扰部队肯定没有追击部队快。两边拉开了阵势,一齐往夏海强部的营帐跑。
马安良本来正在帐篷里寻欢作乐,冷不防被几枚迫击炮炮弹搅乱了兵营,气得七窍生烟。在安定了官兵,扑灭了火势后,他将剩余的骑兵全部召集起来,准备随后跟进。11时半,在先头部队出发一个半小时后,马安良率领另外5000骑兵出发了,临走前,他将营寨托付给步兵统领孙明堂照看,让他谨守营帐,不可擅动。
孙明堂打着大大的哈欠,连声说好,见他烟瘾上来了,马安良不耐烦的挥挥手示意退下。在这支混编部队中,骑兵不全是回族,也有汉族,但回族占据了近9成,而在步兵中正好反了过来,汉族占9成,因此,回汉矛盾还是有一点的。从历史上来说,一直是汉族压着回族,直到庚子后回族三马才窜了起来,因此,也不免有回族歧视和排挤汉族的事情发生。孙明堂本人是个大烟鬼,对带兵打仗根本没有什么见解,但是和马安良关系不错,时常还能得到对方的孝敬,也就乐得装糊涂,对回汉矛盾视而不见。而从军事的角度看,由于步兵相对于骑兵先天劣势,再加上领兵统领也是这副德性,汉人步兵战斗力并不太强,再加上缺枪少炮,武器落后,根本不能与骑兵相提并论。至于什么甘军精锐有3万之众,完全是骗人的,整个甘肃所有的部队加起来都不到两万五,剩下的无非是让军官吃了空饷。清末甘军彪悍的名声,主要是靠骑兵挣来的,因此,虽然部队中汉人要多于回人,步兵要多于骑兵,但一直是回人骑兵将领担任着甘军的首领,马安良本人就是前清的提督。
从骨子里来说,马安良根本看不起孙明堂,一直认为对方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要不是赵惟熙三番两次交待不可轻敌,要多准备军队,他都懒得将步兵带上,按照他的逻辑,步兵应该全部解散,多出来的军饷和装备,全部用于骑兵还差不多。他心里打着自己的小九九,等击败夏海强,在甘肃树立威信后,就要把步兵尽最大可能遣散,骑兵,只有骑兵才是生存之道。
按照夏海强的吩咐,八时过后,除了少量监视兵力,整个部队转入休息状态,每个人都获得了宝贵的两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当然,出于大战来临前的兴奋,很多士兵都是睡不着的,他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倾听那些参加过实战的老兵亲身经历的故事,不时叫好。夏海强一个一个连队的走过去,鼓舞士气,振作精神。自然,也有心理素质十分好的人,倒地就是呼呼大睡,夏海强笑了,也觉得应该。
安排防御体系的过程中,工兵营是最辛苦的,他们需要一段一段巡逻,发现不足之处立即加以弥补,马允承就接手了这个吃力的活。好容易检查到11点多,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步兵们纷纷走入战壕,而工兵获得了他们盼望已久的休息。
十一时三刻,最后一个士兵进入了预设阵地,重机枪拉开雨衣,手榴弹拧开后盖,战斗准备已悄然完成了,老兵们还在战壕里嘻嘻哈哈地讲故事……
十二时一刻,所有的炮兵角度和炮弹准备到位,黑乎乎的炮口直指敌人可能前来的方向……
凌晨一时,天空中闪着星星的光芒,夏海强独自一人坐在中军大帐中,想着可能出现的问题。甘肃昼夜温差大,白天穿衬衣就可以了,到了此时,非穿外套不可了。正在沉思间,马允承推开帘子进来了。
“准备得怎么样了?弟兄们进入预定阵地没有?”
“全部好了,现在万事俱备,就等敌人来了。”
“骚扰部队还没有回来吗?”
“还没有。应该不会有意外吧?”马允承也有些紧张,这是他加入15师来的第一场恶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