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章】 背河扎营(2 / 4)
七时许,士兵们已三三两两在开饭了,野外行军,伙食自然不能和在察哈尔时相比,不过欣慰的是,由于有了宁夏这个可靠的供应基地,牛羊肉基本不愁。由于天气炎热,肉类不便久藏,要么是腌制的货色,要么通过飞艇空运。今天由于考虑到要作战,飞艇特地大大增加了牛肉的比重,每人达到了一斤(宁夏方面也大大赚了一票)。按夏海强的话说,牛肉一方面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另外可提供强劳动所必须的热量,是相当合适的食品。因此,整个营地弥漫着一股浓郁的牛肉香,所有士兵都在大快朵颐。
一个年轻士兵对着老兵说:“陈哥,这一个来月我吃的牛羊肉比我这一辈子吃得都多。”
“怎么?”陈哥眼睛一瞪,“你小子吃腻了?我可告诉你,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那哪能呢?羊肉一开始有点吃不惯,现在也习惯了,你还别说,这东西味道真不错。今天怎么大师傅开恩,给的牛肉比前些天一倍还多。”
“嘘,赶紧吃你的吧。我听连长说,今天可能要跟马安良的人干一仗!”
“真的?”年轻士兵的眼神里闪耀出渴望的光芒,“这一路就是走啊走,敌人连个鬼影子都没看见,是该干一场了。等我把牛肉吃了,等会有力气和他们拼刺刀。”
“谁让你和他们拼刺刀?”陈哥眉头一皱,“师座已定下了妙计,管教敌人有来无回,不用咱们拼刺刀。”
“那咱们干嘛?难道躲一边看热闹?”
“胡说,刚刚不是挖了壕沟嘛,咱们等会躲在里面打枪就可以了。小子,记住点,三点一线,瞄准了再开枪。”
“我知道啦。半年前你就教过我了。”年轻士兵看了看远处的骑兵,叹了口气,“可惜我不会骑马,要是做个骑兵,多威风啊。”
“别这山望到那山高,步兵有步兵的用处,骑兵有骑兵的用处,要说威风,我还想做师长呢,指挥千军万马,多威风。”
“得了吧,你就知道吹,混了这么就连个排长还没混上……”
“师座,按照您当时和我说的方案,整个营寨都由铁丝网围起来,用树木加以固定,您看,周围一带的树木基本让我们用上了,密集处的树木也让我们给砍了。”甘肃地方树木本来就不是太多,马允承边指边说,“基本上每隔100尺安排一根木头作为固定铁丝网的树桩。这铁丝网要是设置的太低,敌人很容易纵马跃过,我设成了7尺高,在7尺、5尺和3尺处分别缠绕一股带刺铁丝,配合其它阻拦手段,将这个营地团团围了起来,一直到河边为止。只是在北边,即距离敌人最远的地方设置了一个出口,方便人马出入。”
“好,围得和铁桶似的,火力怎么安排?”夏海强满眼望去,都是一根根比较有规律的木头。
“营地底边安排了炮兵阵地,37mm步兵炮(根据战略会议确定的优先级别,沈阳兵工厂开发的新产品)和57mm野炮都在那里,由于炮口角度调整较慢,这两种火炮对付快速移动的目标有些吃力,主要是用来驱散远处的大队集群;在这个阵地往外延,是迫击炮阵地,82mm口径的居内,60mm口径的居外,迫击炮对付移动目标还是相当顺手的,而且数量较多,可以形成有效弹幕,将冲锋集群和远处大队集群有效分割开来,我敢打赌,敌人第一次冲锋,肯定不会一拥而上,而是先小规模试探,这样就最好不过了;再外延,我布置了三道防线,以壕沟、木栏等组成,最贴近外延,也就是距离主铁丝网约400米的地方,设置第一道防线,每隔150米设置一个机枪阵地,可以控制左右约120度的扇形面,约有36个这样的阵地,相邻机枪阵地间,以壕沟相联系(黄河沿岸主要是砂石地,挖掘相对方便),主要由步兵协助防守,每个壕沟段再配备轻机枪2挺,一个排外加大量手榴弹,这是主要防线,我军重机枪基本都配置在这里;这道防线后面,是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左右两翼都是骑兵,必要时可以向中央冲击,掩护步兵撤退,中间的障碍物和铁丝网规模要小,用来延缓敌军推进;第三道防线是在前两道防线后的补充防线,步兵撤退到这里后,必须顶住,有进无退,若是敌人打破这里,直接就可以面对我们的炮兵阵地了,这仗我们也就打输了……”
↑返回顶部↑
一个年轻士兵对着老兵说:“陈哥,这一个来月我吃的牛羊肉比我这一辈子吃得都多。”
“怎么?”陈哥眼睛一瞪,“你小子吃腻了?我可告诉你,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那哪能呢?羊肉一开始有点吃不惯,现在也习惯了,你还别说,这东西味道真不错。今天怎么大师傅开恩,给的牛肉比前些天一倍还多。”
“嘘,赶紧吃你的吧。我听连长说,今天可能要跟马安良的人干一仗!”
“真的?”年轻士兵的眼神里闪耀出渴望的光芒,“这一路就是走啊走,敌人连个鬼影子都没看见,是该干一场了。等我把牛肉吃了,等会有力气和他们拼刺刀。”
“谁让你和他们拼刺刀?”陈哥眉头一皱,“师座已定下了妙计,管教敌人有来无回,不用咱们拼刺刀。”
“那咱们干嘛?难道躲一边看热闹?”
“胡说,刚刚不是挖了壕沟嘛,咱们等会躲在里面打枪就可以了。小子,记住点,三点一线,瞄准了再开枪。”
“我知道啦。半年前你就教过我了。”年轻士兵看了看远处的骑兵,叹了口气,“可惜我不会骑马,要是做个骑兵,多威风啊。”
“别这山望到那山高,步兵有步兵的用处,骑兵有骑兵的用处,要说威风,我还想做师长呢,指挥千军万马,多威风。”
“得了吧,你就知道吹,混了这么就连个排长还没混上……”
“师座,按照您当时和我说的方案,整个营寨都由铁丝网围起来,用树木加以固定,您看,周围一带的树木基本让我们用上了,密集处的树木也让我们给砍了。”甘肃地方树木本来就不是太多,马允承边指边说,“基本上每隔100尺安排一根木头作为固定铁丝网的树桩。这铁丝网要是设置的太低,敌人很容易纵马跃过,我设成了7尺高,在7尺、5尺和3尺处分别缠绕一股带刺铁丝,配合其它阻拦手段,将这个营地团团围了起来,一直到河边为止。只是在北边,即距离敌人最远的地方设置了一个出口,方便人马出入。”
“好,围得和铁桶似的,火力怎么安排?”夏海强满眼望去,都是一根根比较有规律的木头。
“营地底边安排了炮兵阵地,37mm步兵炮(根据战略会议确定的优先级别,沈阳兵工厂开发的新产品)和57mm野炮都在那里,由于炮口角度调整较慢,这两种火炮对付快速移动的目标有些吃力,主要是用来驱散远处的大队集群;在这个阵地往外延,是迫击炮阵地,82mm口径的居内,60mm口径的居外,迫击炮对付移动目标还是相当顺手的,而且数量较多,可以形成有效弹幕,将冲锋集群和远处大队集群有效分割开来,我敢打赌,敌人第一次冲锋,肯定不会一拥而上,而是先小规模试探,这样就最好不过了;再外延,我布置了三道防线,以壕沟、木栏等组成,最贴近外延,也就是距离主铁丝网约400米的地方,设置第一道防线,每隔150米设置一个机枪阵地,可以控制左右约120度的扇形面,约有36个这样的阵地,相邻机枪阵地间,以壕沟相联系(黄河沿岸主要是砂石地,挖掘相对方便),主要由步兵协助防守,每个壕沟段再配备轻机枪2挺,一个排外加大量手榴弹,这是主要防线,我军重机枪基本都配置在这里;这道防线后面,是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左右两翼都是骑兵,必要时可以向中央冲击,掩护步兵撤退,中间的障碍物和铁丝网规模要小,用来延缓敌军推进;第三道防线是在前两道防线后的补充防线,步兵撤退到这里后,必须顶住,有进无退,若是敌人打破这里,直接就可以面对我们的炮兵阵地了,这仗我们也就打输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