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未竟全功(2 / 3)
“不要说损兵折将,就是京城能不能保住眼下都是个问题呢?”袁世凯索性再吓一吓他。
“不至于吧?不是说大部队都撤到唐山了吗?”
“全国大势都已向着共和,民军势力一天比一天利害。听说孙文这回从海外回来,携有大宗款项,还有西洋海陆军数十人,都愿帮助效力。对南京政府,各国都已表示亲近的态度,倘若我们的战事再拖延下去,胜败不必论,试问饷在哪里?枪炮在哪里?如果兵临城下,不但皇位不能保全,就连亲贵也都无望了,岂不是后悔嫌迟吗?”
奕劻是个胆小的,被袁世凯的话吓得六神无主,便说:“你就没有什么最后的办法了吗?”
袁世凯犹豫了半天,长嘘短叹了半天,才说道:“只有趁这个时刻,请皇太后俯从民意,肯把政权让出来,再由我们切实商量,哪个还敢亏待皇上和宗室贵族?就是后世谈论起这件事来,晓得朝廷为保民不私天下,自然人人感恩戴德。这样做,既有了体面,又享受了实惠,岂不很好吗?不过,这话臣下不好说,请王爷把这话转奏圣听,若被采纳,功劳也不小呢。”
“这我也说不出口啊!”
“这话谁都说不出口,但眼下也只有这个最管用。”袁世凯凑近后悄悄说道,“如今在东北的财产已被秦时竹没收了,如果再坚持下去,其余那些都可能有危险。我们是多年至交,所以才愿意和王爷说实话。”
这就击中了庆王的软肋,他叹息了一会儿,觉得若能保住他上亿的家产,做寓公也还快活,就道:“别无他法,也只好如此。”说罢不敢迟延,进宫汇报去了。
太后道:“你来的正好,前线的部队撤回来了没有?事情竟到了这种地步,你看怎么办?”
“前线大部分倒是撤到唐山了,只是。”奕劻道,“我实在也没有什么办法,革匪看样子还要往京城方面发展。”
“你看咱们的军队能阻止他们吗?”
“很难。”奕劻也算说了实话,“袁世凯练了这么多年的北洋六镇,对付革命军居然也是一筹莫展。微臣就更没有信心了。”
“那如何是好?你在朝中几十年了,就没有一点办法了吗?”
“唉——,”奕劻叹了一口气道,“不如让袁世凯和他们谈判,看能谈出什么结果来。”
“不是已在谈了吗?你知道他们谈些什么吗?”
↑返回顶部↑
“不至于吧?不是说大部队都撤到唐山了吗?”
“全国大势都已向着共和,民军势力一天比一天利害。听说孙文这回从海外回来,携有大宗款项,还有西洋海陆军数十人,都愿帮助效力。对南京政府,各国都已表示亲近的态度,倘若我们的战事再拖延下去,胜败不必论,试问饷在哪里?枪炮在哪里?如果兵临城下,不但皇位不能保全,就连亲贵也都无望了,岂不是后悔嫌迟吗?”
奕劻是个胆小的,被袁世凯的话吓得六神无主,便说:“你就没有什么最后的办法了吗?”
袁世凯犹豫了半天,长嘘短叹了半天,才说道:“只有趁这个时刻,请皇太后俯从民意,肯把政权让出来,再由我们切实商量,哪个还敢亏待皇上和宗室贵族?就是后世谈论起这件事来,晓得朝廷为保民不私天下,自然人人感恩戴德。这样做,既有了体面,又享受了实惠,岂不很好吗?不过,这话臣下不好说,请王爷把这话转奏圣听,若被采纳,功劳也不小呢。”
“这我也说不出口啊!”
“这话谁都说不出口,但眼下也只有这个最管用。”袁世凯凑近后悄悄说道,“如今在东北的财产已被秦时竹没收了,如果再坚持下去,其余那些都可能有危险。我们是多年至交,所以才愿意和王爷说实话。”
这就击中了庆王的软肋,他叹息了一会儿,觉得若能保住他上亿的家产,做寓公也还快活,就道:“别无他法,也只好如此。”说罢不敢迟延,进宫汇报去了。
太后道:“你来的正好,前线的部队撤回来了没有?事情竟到了这种地步,你看怎么办?”
“前线大部分倒是撤到唐山了,只是。”奕劻道,“我实在也没有什么办法,革匪看样子还要往京城方面发展。”
“你看咱们的军队能阻止他们吗?”
“很难。”奕劻也算说了实话,“袁世凯练了这么多年的北洋六镇,对付革命军居然也是一筹莫展。微臣就更没有信心了。”
“那如何是好?你在朝中几十年了,就没有一点办法了吗?”
“唉——,”奕劻叹了一口气道,“不如让袁世凯和他们谈判,看能谈出什么结果来。”
“不是已在谈了吗?你知道他们谈些什么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