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两年(下)(3 / 4)
最后御林军和锦衣卫受皇命同出动。把徐家围了个水泄不通之后,才把大公主和郭公公给请了回去。徐熹知道这事,也烦的不得了,私下里递了不少请罪折子。就这样,一家人战战兢兢地等了三个月,也不见皇宫有什么动静,渐渐地才发觉这事算是过去了。可一家人更担心。帝后没把这股火发出来,怕是把这事记在心里,早晚要和徐家算总账。幸好,在第四个月。有天使到徐家,赏了不少东西算是压惊,一家人这才算踏实了些。
后来丽姐儿听到消息,为了大公主私自出宫的事,太子妃被有心人摆了一道。差点失了内廷掌权。幸亏皇后娘娘不松口,太子妃虽被责难,日子却不难过。皇后娘娘又把大公主拘起来,遣回了两个伴读,不顾虚弱的身体。亲自教养女儿。
丽姐儿喜欢大公主,也觉得大公主在内廷寂寞,活的可怜。可她无心的几句话,差点害死欢哥儿和他们全家,丽姐儿就不能忽视这些潜在伤害了。所以青杏提起及笄宴请大公主,被丽姐儿一口否决了。其实大公主和太子妃没什么区别,即便是丽姐儿下了帖子,皇后娘娘也不会让大公主来的。
晚膳时,一家人在朝夕堂围坐,食不言地用过晚膳后,徐熹才道:“刚刚那道是什么,新菜品吗?我竟没见过,味道却不错。”
不只徐熹,在场徐了丽姐儿外,剩下的人全没见过。徐熹所说的正是拔丝地瓜。倒不是没见过拔丝菜,只是以往都是芋头。
“是巡海大臣淘回来的稀罕食物。其实这东西只蒸一蒸就好,若真喜欢,当饭吃都行。”丽姐儿笑着道。
“当饭吃?”徐熹问道。
“质地和南瓜差不多,想来也没什么。”丽姐儿面不改色。
徐熹眼珠转了转,似乎想到了什么,转身回房了,弄的一家人莫名其妙。
“这点心还没用呢,怎么就走了?”林氏疑惑地道。
又过了几天,就在皇帝和几个内阁大臣愁眉苦脸的时候,徐熹上了道折子,让皇帝眼前一亮。
巡海大臣从各地淘换不少农作物,其中就有地瓜,玉米和土豆等好养活,生长周期短,产量高,饥荒时能果腹的植物。这些东西既能当饭又能当菜,在目前的情形来看,完全可解燃眉之急。只要黄河以北推广开来,今年即便是国库不丰盈,却也不会闹饥荒。总之万民稳定,皇帝就稳如泰山。
皇帝对徐熹大加赞赏一番,甚至还赏了两只夜光杯给徐熹。徐家一时又风光无限,整个朝堂都刮目相看。
这年桃花早早地凋零,眼看着就要到及笄,丽姐儿竟莫名其妙的紧张起来。林氏以为丽姐儿是憋闷了,有心带着女儿去大相国寺烧香拜佛,顺便去瞧瞧两个胎死腹中孩子的长明灯。尽管春寒料峭,丽姐儿还是欣然应诺。她直觉,这怕是她出阁前最后一次游玩。
丽姐儿带着青杏和绿萼,并着不少婆子与林氏乘车去了大相国寺。因为不是初一十五,人并不多,就没肃清寺庙,只订了几间厢房落脚休息。
↑返回顶部↑
后来丽姐儿听到消息,为了大公主私自出宫的事,太子妃被有心人摆了一道。差点失了内廷掌权。幸亏皇后娘娘不松口,太子妃虽被责难,日子却不难过。皇后娘娘又把大公主拘起来,遣回了两个伴读,不顾虚弱的身体。亲自教养女儿。
丽姐儿喜欢大公主,也觉得大公主在内廷寂寞,活的可怜。可她无心的几句话,差点害死欢哥儿和他们全家,丽姐儿就不能忽视这些潜在伤害了。所以青杏提起及笄宴请大公主,被丽姐儿一口否决了。其实大公主和太子妃没什么区别,即便是丽姐儿下了帖子,皇后娘娘也不会让大公主来的。
晚膳时,一家人在朝夕堂围坐,食不言地用过晚膳后,徐熹才道:“刚刚那道是什么,新菜品吗?我竟没见过,味道却不错。”
不只徐熹,在场徐了丽姐儿外,剩下的人全没见过。徐熹所说的正是拔丝地瓜。倒不是没见过拔丝菜,只是以往都是芋头。
“是巡海大臣淘回来的稀罕食物。其实这东西只蒸一蒸就好,若真喜欢,当饭吃都行。”丽姐儿笑着道。
“当饭吃?”徐熹问道。
“质地和南瓜差不多,想来也没什么。”丽姐儿面不改色。
徐熹眼珠转了转,似乎想到了什么,转身回房了,弄的一家人莫名其妙。
“这点心还没用呢,怎么就走了?”林氏疑惑地道。
又过了几天,就在皇帝和几个内阁大臣愁眉苦脸的时候,徐熹上了道折子,让皇帝眼前一亮。
巡海大臣从各地淘换不少农作物,其中就有地瓜,玉米和土豆等好养活,生长周期短,产量高,饥荒时能果腹的植物。这些东西既能当饭又能当菜,在目前的情形来看,完全可解燃眉之急。只要黄河以北推广开来,今年即便是国库不丰盈,却也不会闹饥荒。总之万民稳定,皇帝就稳如泰山。
皇帝对徐熹大加赞赏一番,甚至还赏了两只夜光杯给徐熹。徐家一时又风光无限,整个朝堂都刮目相看。
这年桃花早早地凋零,眼看着就要到及笄,丽姐儿竟莫名其妙的紧张起来。林氏以为丽姐儿是憋闷了,有心带着女儿去大相国寺烧香拜佛,顺便去瞧瞧两个胎死腹中孩子的长明灯。尽管春寒料峭,丽姐儿还是欣然应诺。她直觉,这怕是她出阁前最后一次游玩。
丽姐儿带着青杏和绿萼,并着不少婆子与林氏乘车去了大相国寺。因为不是初一十五,人并不多,就没肃清寺庙,只订了几间厢房落脚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