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授人以渔(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融合百家,兹事体大。此话若有在场其他任何一人说出来,此时只怕早已被轰下台去。

  肖逸见状,当即补充道:“名为融合百家,其实不过是汲取了各家关于德教之精华,不分家,不分派,更不分高低。各家所学,当作为追求天道之学术,继续深研,但是务必绝迹于世俗之间,不可为百姓道也。”

  百家终于听得明白,肖逸之言,并非是让百家融合,而只是汲取百家的基本德教,综合作为育民之用。对百姓而言,只知基本道德,而不知儒、墨、道等诸家之名,对百家之声誉并无影响。

  百家一听,还可接受,情绪稍缓,瞬间安静不少。

  “融合百家德教精华,使百家绝迹于世俗之间。此事亦非儿戏之事,诸家反应竟然如此淡然,委实难以置信。”那处在祭台上方的风军师见状,不由得惊叹不已。他弈棋输了之后,就专心致志听肖逸论道。

  那学宫宫主道:“这就是人性之弱点。此子对人性把握极准,确实令人惊叹。”其话语之中竟也有了些许惊讶之意。

  风军师仍不解道:“此话怎讲?”

  那学宫宫主道:“求之以中,却先言之大。大之不可,再退而求中。此时,求必果。此计类似商家讨价还价之说,再换言喻之,使人先闻鼓声,人必说,鼓声大,双耳难以忍受;再闻雷声,又说,雷声更大,双耳更难忍受。但是若让人先闻雷声,再闻鼓声,人必说,鼓声小,可以忍受。”

  那风军师惊道:“他小小年纪,怎懂得如此心机之术?”

  诸子百家虽暂时安稳下来,但有异议者仍不乏少数。

  这时,忽有一人道:“只授百姓基本德教,这与道家愚民之策有何不同?”听其语气,颇有讥讽之意。

  《道德经》有言:“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道家认为,百姓难以统治,乃是因为多智,所以提出愚民之说。但此处“愚民”乃是使人朴实,有返璞归真之意,并非愚弄、使人愚蠢。

  世人不知真意,常以此来抨击道家。

  肖逸循声一望,见问话者又是那鬼家弟子孙圭,微微一笑,并不着急解释此愚非彼愚,却反问道:“当前诸子百家的教化之举,不也是在愚民吗?”

  正如肖逸之前所言,诸家之教皆是有所图之教,旨在统御百姓,其教自然有愚民之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